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成为现代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有关情绪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通常使用各种方法诱发情绪,来考察情绪本身的特点以及情绪启动后对认知任务的影响。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却很少关注诱发的情绪究竟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同时又是如何变化的,这就导致实验设计的不严密,解释结果容易出现偏差。于是有学者开始在实验条件下诱发情绪,并试图测量情绪反应的持续时间,然而部分研究的结果却与日常生活的经验并不相符,大大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所以本研究首先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对以往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的研究进行验证分析。验证性实验以单张情绪图片为情绪刺激材料,选取了华锐学院4个班级的大一学生作为实验被试,通过断点主观报告的方式收集了不同被试在0分钟、2分钟、4分钟、6分钟和8分钟时所体验到的情绪强度。通过每个时间点情绪刺激与中性刺激的平均数差异比较,发现愉快情绪持续了8分钟以上,而悲伤情绪持续了6分钟左右,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然而进一步访谈发现,被试在传统主观体验报告的测量方式下,很难分清楚自己填写的究竟是图片的情绪还是自己真实体验到的情绪,造成了实验结果的偏差,使研究者容易高估情绪反应的持续时间。根据验证性实验暴露出来的各个问题,在正式实验中,研究者对传统的情绪持续时间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多张图片连续呈现的方式和调整过的情绪体验问卷重新测量了情绪变化的持续时间。并在实验二中使用延迟匹配范式,通过情绪对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随着时间流逝产生的变化,间接的测量情绪启动的持续时间。结果表明:(1)愉快情绪在诱发后迅速衰退,在4分钟时已经非常微弱;悲伤情绪在诱发后2分钟内会保持一个比较强烈的状态,随后快速衰退,在4分钟的时候也变得比较微弱,两种情绪在6分钟时近乎消失。(2)情绪启动后,愉快情绪在第一分钟内对空间工作记忆有着显著影响,而悲伤情绪的影响时间相对较长,在两分钟内都对空间工作记忆有着显著影响。两种情绪都会阻碍工作记忆任务的完成。(3)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情绪在自然状态下消退的较慢,而在进行认知操作时,情绪消退较快,认知会影响情绪反应的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