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业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因素的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产业层面的结构性调整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积极推进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且有助于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有助于有效实施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环境规制越来越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所重视,环境规制体系的日趋完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基于此,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探究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由于政府对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干预,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为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地方政府受制于中央政府的强制性要求,企业则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相应的内在激励。但环境规制则不然,环境规制的实施会导致企业内部成本增加,企业为了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对已有的产品结构、组织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等做出相应调整,进而以微观企业行为的改变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内在激励。环境规制对产业和企业的强制性“精洗”所产生的优胜劣汰作用,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可是,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路径,本文通过选取社会需求、企业进入、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五种因素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二是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效应。社会需求、企业进入、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五种因素在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不是中介角色,其产生的中介效应程度如何。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研究,通过为社会需求、企业进入、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五种因素选取相应的代理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并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三是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对因企业无力承担不断提高的资源环境成本而被淘汰的冲击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一定限度,所实施的环境规制强度和标准就是不可行的。实际上,为了满足效率、可行性和公平分配等要求,环境规制政策效用的发挥需要多种规制工具的组合使用,一种规制工具强度的变化可能对另一种规制工具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发挥产生显著影响,也即是说,一种规制工具对另一种规制工具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发挥可能存在“门槛效应”。本文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非线性影响。本文共由八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具体来说,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为绪论和文献综述,这两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创新和已有的研究基础;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为全文研究作理论铺垫;第四章为中国环境规制的演进、强度和绩效分析,以作为后续倒逼机制分析的前提;第五章为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分析;第六章为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效应分析;第七章为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分析;第八章为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为:在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方面,就社会需求而言,环境规制主要通过对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与投资间的比例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就企业进入而言,环境规制主要依靠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倒逼作用;就技术创新而言,环境规制主要从企业成本、风险性、惯性阻力、动力因素和先动优势等方面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就外商直接投资而言,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改变资源环境的供给分配方式、改变东道国政策体系和消费文化、“先动优势”效应、“竞争优势”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继而通过产业资本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企业竞争效应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就国际贸易而言,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倒逼作用。在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效应方面,(1)行政化环境规制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商直接投资均产生了遮掩效应,企业进入和技术创新产生了完全中介效应,国际贸易产生了部分中介效应。(2)市场化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合理化,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均产生了完全中介效应,而企业进入产生了遮掩效应。(3)行政化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商直接投资均产生了遮掩效应,企业进入、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均产生了部分中介效应。(4)市场化环境规制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企业进入、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均产生了部分中介效应。在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方面,市场化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行政化环境规制的“双门槛效应”。当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低于12.857时,市场化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显著为负,当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介于12.857和22.482之间时,适度提高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有利于市场化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作用的发挥,而当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超过22.482后,市场化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出不显著的抑制作用。基于所得到的研究结论,本文从深化体制改革、提升环境立法质量、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以及改革规制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环境规制有效性的相关措施;从社会需求、企业进入、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的相关措施。综上所述,本文在研究视角、模型应用和指标测度三个方面均具有一定创新性。就研究视角的创新而言,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时,将环境规制划分为正式环境规制(行政化环境规制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并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种维度衡量产业结构调整,以此考察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不同维度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二是在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非线性影响时,从多种规制工具需要组合使用的视角出发探究行政化环境规制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基于彼此间的相互作用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门槛效应”。就模型应用的创新而言,在就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时,通过选取相应中介变量,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来考察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就指标测度的创新而言,不同于多数学者使用研发支出、研发人员数和发明专利数等指标对技术创新进行表征,本文通过选取相应的投入产出指标并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标方法测度出技术进步率来衡量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