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早期负荷的短期前瞻性临床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种植体修复基台对共振频率分析的影响实验   目的:研究种植体颈部暴露高度变化及基台连接与否对共振频率分析的影响。   实验方法:   体外实验:将18枚Straumann(R)常规颈部种植体代型分别埋入圆柱形自凝塑料(室温固化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于种植体代型颈部暴露0、0.7、2.5、3.5、4.5、5.5mm时,Straumann synOcta(R)1.5mm基台连接前后进行共振频率分析(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RFA)测量,记录种植体稳定度(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并对其中6枚种植体以35N·cm锁紧后进行RFA测量。于25℃常压下制备10个80×10.8×4.4mm3自凝塑料试件,进行三点弯实验,测量本实验使用自凝塑料的弹性模量范围。   体内实验:纳入14名患者共22枚Straumann(R)SLA表面常规颈部种植体,于修复当日测量Straumann synOct(R)1.5mm基台连接前后RFA,并对其中17枚种植体基台以35N·cm锁紧后进行RFA测量。   结果:   体外实验:基台的接入和种植体代型颈部暴露高度的变化对于RFA是两个独立的影响因素,种植体代型颈部暴露高度的增加和基台接入均导致ISQ值降低,基台接入(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804,P<0.05)对ISQ值的影响明显大于暴露高度对ISQ值的影响。基台是否以35N·cm扭矩锁紧对ISQ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体内实验:基台接入前、后,近远中向、颊舌向所测得的ISQ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近远中向t=4.60,P<0.001;颊舌向t=3.54,P=0.002),基台接入前ISQ值大于基台接入后。基台接入后、35N·cm扭矩锁紧后,近远中向、颊舌向所测得的ISQ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近远中向t=-1.291,P=0.216;颊舌向t=-1.117,P=0.280)。   结论:   RFA测量结果不但受到种植体颈部暴露高度的影响,还受到基台接入与否的影响,两者均独立作用于测量结果。基台接入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对RFA测量结果的影响大于种植体颈部暴露高度的影响。近远中向测量所得ISQ值高于颊舌向ISQ值。   实验二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早期负荷的短期前瞻性临床研究   实验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对Straumann(R)SLA种植体行早期负荷的存留率、临床效果的影响。   实验方法:纳入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同一名专科医生完成的种植治疗病例共18人,根据患者是否患有慢性牙周炎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A组为有慢性牙周炎病史的患者,已行成功的牙周治疗,口腔卫生状况良好,共8人;B组为牙周健康患者,共10人。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支持治疗(supportiveperiodontaltherapy,SPT)。于手术当日记录植牙区骨密度分类、植入扭矩,并进行RFA测量。术后第6~8周行永久固定修复,螺丝固定,于修复当日及修复后3个月复诊时记录种植体的牙周状况,进行RFA测量,并使用平行投照法拍摄根尖片。分别计算A、B两组的种植体存留率、并发症发生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以及ISQ值变化。   结果:在本研究观察期内,无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总体存留率为100%(n=29)。A、B两组种植体生物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和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种植体平均边缘骨吸收为近中0.01±0.46(mm)、远中-0.11±0.42(mm),其中,A组患者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近中0.16±0.50(mm)、远中-0.11±0.36(mm),B组患者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近中-0.17±0.36(mm)、远中-0.11±0.49(mm)。A、B组患者间,近中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9,P=0.054,γ=27),远中骨吸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005,P=0.996,γ=27)。种植体平均ISQ值降低(颊舌向2.66±7.76,近远中向3.24±7.74)。其中A组ISQ值变化为颊舌向降低3.25±7.61,近远中向降低3.50±7.19;B组ISQ值变化为颊舌向降低1.92±8.19,近远中向降低2.92±8.66。通过比较A、B两组间种植体ISQ值变化的差异发现:颊舌向ISQ值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1,P=0.655,γ=27),近远中向ISQ值变化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196,P=0.846,γ=27)。   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治疗的种植体存留率、生物学并发症发生率、边缘骨吸收及ISQ值变化与牙周健康患者相当。种植体的ISQ值与患者性别、骨密度、种植体长度等因素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将应用逆向工程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构建表面带孔隙结构的种植体3D打印CAD模型,并同时根据CBCT数据构建下前牙CAD模型,采用静态应力加载的方式,模拟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