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与“意”——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植栽意匠初探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建筑学专业中的园林研究学者在植栽设计专题方面较为薄弱;植物或景观专业的学者虽从自身专业角度来诠释和评价园林,但在植栽意匠专题则较少涉及。明清以来的园林文献经常强调植栽的重要性。本文尝试基于建筑学和植物学跨专业的研究成果与方法,以植栽意匠为内容进行探讨,研究以植栽及其意匠作为建造要素和观念的特征和意义。  研究以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植栽设计之意匠为对象,从“匠”和“意”两个层面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侧重“匠”的层面,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了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植栽设计的基本做法和技术。从物质性层面阐述植栽在园林设计中的实际功用,进而从植栽的总体布局的讨论延伸至具体的植栽种植方式。  第二部分侧重“意”的层面,将园林植栽设计从匠作的层面提升到观念的层面。研究以植栽本身自然属性所具有的文化意象功用为切入点,通过研究诗歌和绘画对于园林植栽设计的影响,进而发掘园林植栽设计的人文属性。  最后则是将上述的“匠”和“意”整合起来讨论“意匠”的含义和背景。主导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植栽意匠的关键在于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环境观念,“因地制宜”是其核心的手法。通过对“因地制宜”这一意匠的分析将植栽与园林中的各环境要素相结合,研究集中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植栽与建筑、叠山、理水之关系,以期全面的了解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植栽设计意匠的价值。
其他文献
湿热地区因其固有的气候特征而在城市微气候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我国湿热地区拥有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迅猛,使得城市微气候恶化及其引发的能耗问
建筑空间与其承载的人的活动之间是合二为一、相互依赖的整体。在倡导创造人性化空间的时代指引下,建筑师应当研究人在建筑空间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空间的反应,注重建筑空间与人
酒店类建筑的能源消耗量随着北京的旅游业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而愈加严重。在酒店类建筑能耗的比例中,空调负荷所占的比例最大,围护结构是影响空调负荷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现有
1926年开始设计,1927年建成的加歇别墅是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重要作品。柯林·罗对于加歇别墅的深刻解读凸显了其在柯布西耶作品中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同时,它
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转型的时期,经济繁荣的背后有一些社会的不稳定现象,例如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居住空间分异与对立的现象,表现在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在居住
本文以建筑师柯布西耶多层公寓中的跃层式基本居住单元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构成要素做了系统性的考察。   在目前关于柯布西耶的研究中,关于其多层公寓的部分相对较少,本
作为连接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直接端口,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一直都是城市规划建设实施审批的关键条件。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高楼林立的城市化,迅猛发展的经济趋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城市问题,如城市个性的模糊、城市文脉的丧失等。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多数工厂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已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旧工业建筑正急速地从城市中消
我国的红色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其表现形式多样,影响深远。但多散布于偏远地区,且彼此间联系微弱,分散特点显著,同时由于受经济发展,红色旅游等因素的影响,在此情况下的红色文化遗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