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桉纸浆原料林造林密度效应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四川西南地区两种立地上6年生巨桉纸浆原料林的五种密度(111株/667m~2、124株/667m~2、138株/667m~2、152株/667m~2和166株/667m~2)林分的生长状况,密度效应规律,木材主要化学成份的变异规律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 造林密度对林分平均高、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影响不明显。综合两种立地比较,林分密度与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呈现出随密度增加而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减小的趋势;林分蓄积量受密度的影响较大,当密度在111~152株/667m~2范围时,表现出随密度增加蓄积量增加的趋势,当密度达到166株/667m~2时,蓄积量又表现出减少的趋势,密度152株/667m~2林分各因子最佳。密度对干形的影响在此五种密度的林分中表现并不明显,但还是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以差立地上的密度138株/667m~2和好立地上的密度152株/667m~2林木干形较好。 (2) 用Conb-Douglas生产函数林木密度效应模型与其它密度效应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对密度效应最优模型进行了生产弹性分析和边际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南地区巨桉林分当前处于负效应阶段,应减少其林分密度,以提高林分生产力。今后在巨桉林分的经营管理中必须重视其密度控制管理;而在巨桉林分的营造中则应重视造林地的选择,但也不能忽视林分经营过程的密度管理。 (3) 两种立地条件上木材的化学成份含量差异极显著,差立地上的灰分、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木质素含量均大于好立地上木材的相应含量,苯-醇抽出物、纤维素含量为好立地大于差立地。 (4) 林分密度对木材化学成份组成的影响在0.05水平上不显著,密度与立地之间也不存在交互效应,仅立地对木材化学成份(除纤维素含量外)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在差、好立地上木材综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密度138株/667m~2和124株/667m~2的林分。两种立地上综纤维素含量最低的均为密度为166株/667m~2的林分。 (5) 两种立地上木材化学成份中纤维素含量在树体干部最大;苯-醇抽出物含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往往是从文化知识和道德素养方面实现育人目标的。其中,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效果如何,是大学是否实现育人目标的一种重要参照。作为全体学生当中先进人物的代表,高校学生干部既是推动学生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力量,也是大学开辟第二课堂的主力军。本文从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现状入手,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 学生干部 心理素质  【中
通过居群调查和RAPD检测,对湖北省保康县野生牡丹的居群年龄结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做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如下:(1)保康的野生牡丹种质资源十分丰富.(2)利用居群的静态生命表
【摘要】新经济形势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知识源视角归纳了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通过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 大学生创新能力 研究  【课题项目】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面向学生体验式学习的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改革及其政策支撑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
该文以引进的30余种宿根花卉为研究材料,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观察筛选,并着重对几种宿根花卉的抗热性、抗寒性、耐阴性和繁殖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引种和筛选以气
为了研究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开花调控规律,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对毛白杨开花进行调控,本研究克隆得到毛白杨LEAFY(PtLFY)同源基因上游段调控序列,通过转化烟草和毛
论文分成理论篇和实践篇。在理论篇中首先阐述了城市自然遗留地的内涵和外延。接着,论文提出城市自然遗留地的生态规划设计首先要从“解读”城市和自然遗留地开始,建立了基础调
早先,装假牙可没这么舒服,成千上万人为此痛苦不堪,比起许多其他发明来,假牙的发展非常缓慢。
期刊
该论文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以人工樟子松松林中的樟子松个体为研究对象,对樟子松树栖真菌生物相的结构,特别是樟子松树栖常见真菌与樟子松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