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同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让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低碳排放的重要与紧迫。随着供热行业的发展,各种化石燃料的燃烧成为了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居民生活地,多以原煤、柴草和农作物秸秆为燃料,采用直接燃烧方式采暖,燃烧效率和平均采暖效率均很低,由此造成的空气污染严重。因此,探索适应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小城镇高效环保的采暖技术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这对减少我国北方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大气环境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和供热行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内外低碳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小城镇供热模式和建筑形式等方面的调研,分析了小城镇各种采暖方式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验算了典型住宅的外墙保温性能,计算了采取改造措施后的节煤量和二氧化碳减排量;总结了小城镇现有采暖方式(包括火炕、土暖气、煤炉、分散小锅炉房供热和集中供热),其中煤炉供热方式效率最低,已基本被取缔;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仍在运行的分散小锅炉房,是小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锅炉容量小,效率低,污染严重,加上建筑的年久失修和设备老化,分散小锅炉采暖方式也正随着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较大型集中供热系统取代。结合亚行贷款辽宁环境改善项目,计算了集中供热改造后的节煤量和污染物的减排量,通过测试项目前后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值体现集中供热的减排效果。在调研的基础上,从“节流”和“开源”两方面入手,对其中四个不同条件案例的建筑保温性能、供热方式、燃料消耗量及碳排放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实测、计算、分析;对前三个案例进行了低碳节能改造分析,将改造前后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结合辽宁省辽阳市亚行贷款集中供热改造项目,分析了较大规模的集中供热改造前后的供热状况,计算了燃煤和二氧化碳减排量,证明集中供热方式具有低碳、高效、环保等优点,是具备条件的城镇供热方式的首选。“节流”是指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开源”是指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质能等作为提供热量所需要的燃料。本文通过对太阳能供热技术在小城镇中的应用分析,介绍了“开源”式的低碳排放技术。最后本文提出小城镇采暖方式的低碳排放技术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改善小城镇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降低采暖耗热量提高热能利用率,同时,改进供热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和供热效率,集中供热是效率最高的供热方式;二是结合实际自然条件,合理使用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够缓解化石能源的使用压力,而且能从根本上实现“无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