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制度困境及完善路径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5384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正式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体现了对公民精神权益的实质性保护,是民主法治的重大进步。但不可否认,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司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制度自身的缺陷也逐渐显露。直至今日,各地刑事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依旧莫衷一是,引发了广泛争议,严重影响制度目标和价值的实现。因此对相关疑难问题进行研究,探寻解决路径和方式,迫在眉睫,意义深远。本文立足于刑事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制度,力求通过实证分析,剖析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期以对制度完善有所助益,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理论分析,明确该制度的构成要件,从人权理念兴起、法治精神重塑以及刑事法律制度完善的背景解析刑事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制度,以探求人权实现的现实保障和实质正义复归的可行路径。第二章从立法进程和司法实践两方面介绍制度情况。回顾我国刑事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制度萌芽、摸索和成型阶段,并通过刑事赔偿案件实证分析,解析制度困境。第三章是对域外制度的经验借鉴。日本和美国分别作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代表,二者均对刑事赔偿的精神损害赔偿做出了相关规定,无论是在立法技术上,还是在司法实践层面,对我国有很多借鉴意义。第四章是制度的完善路径。从完善原则入手,提出由抚慰转向补偿功能定位、明晰“严重后果”认定标准和证明规则、科学构建计算方法、完善救济路径等四个方面完善刑事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制度。
其他文献
主要运用定量研究法,分析大学英语学习不成功者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的结果验证了基于教学实践的假设:大学英语学习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努力不够而不是方法不好,主要是自身内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产业化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乃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应在资源优化整合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产业经营的多元化手段,将其转化为服饰文化资本、产品。本课题
目的:了解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其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2015年期间本院收治确诊为肺结核且合并糖尿病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设为
旅游企业信息化是适应信息时代快速进步的一种急切的需要,也是旅游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发展需求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分析了旅游企业信息化对于旅游企业的应用价值、必
新课程改革走进中学课堂已经好多年了,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背景下改变初中英语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自主性极为重要,而在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及
图书馆权利是一个源于美国的概念。中国学界对图书馆权利本质的概括主要有公民图书馆权利论、图书馆员权利论、公民与图书馆人权利论三种观点。图书馆权利本质上是公民对图书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公民权利为本的社会。这个概念反映了两层关系:一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某一国公民意味着享有该国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包括请求国家保护的权利,同时也负
<正>现代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患关系形式从主动-被动型转为指导-参与型[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李雪峰等认为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主要为护理、病人、社
女性形象作为以男性文学想象与价值取向的产物,长久以来被定义为附属品。它作为女性主义批评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同时也是女性作家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代表,然而,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由“生存型”向“社会发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