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环境逐步改善,但公共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居住区环境的公共服务配套设计缺失首当其冲。2015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把“宜居城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要把“建设和谐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作为全民适宜并且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自行车骑行,再次进入全社会视角,并且已从单纯通勤需要转变为一种宜居的生活方式。居住区骑行环境在规划设计层面的策略缺失与设计方法的不足,很大程度限制了城市居民的骑行活动。(1)梳理宜居城市理论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理论发展过程。宜居城市理念注重城市居民在城市生活中的生存与发展,致力于让城市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概述宜居城市理念的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旨在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加休闲活动空间。(2)综合解析宜居理念的居民骑行活动方式。骑行活动符合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宜居理念,居住区环境和街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主要的骑行活动场地。分析比较国内外在创建“骑行友好型”城市中对居住区环境建设侧重,梳理国外骑行友好型城市的建设经验,梳理骑行友好型居住区概念。(3)以青岛市代表性居住区为例,解析骑行友好居住区环境要素,梳理骑行友好型居住区设计策略。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通过骑行友好型居住区内涵的解析,提出骑行友好型居住区的规划策略及其指导下的设计方法,分析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骑行友好设计策略与环境改造方法。本研究在宜居城市的理念与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居住区骑行友好设计为切入点,重点研究骑行友好型居住区设计方法,通过青岛市居住区骑行友好设计实践,梳理提出居住区层面针对性的相关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为相关领域研究与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