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其他各方面逐步实现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一大背景下,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纳税人数量出现了空前增长,而与之相对应的征管资源则显得相对不足,两者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很难及时了解到纳税人的相关状况,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征管难度,使得征管过程更加复杂和艰巨。面对该形势,以风险为导向,合理协调征管资源与纳税人之间的矛盾,将“管户制”的管理方式改为“管事制”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运用而生。它不仅可以实现税源征管的流程化,提高征纳效率,还可以降低税务人员执法风险。因此,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在数量众多的纳税人中合理分配征管资源,实现对税源的优化管理,是税务机关征管模式改革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几种方法,对税源专业化管理进行研究,其中通过对XX市地税局管理现状的个性分析,得出共性问题,并提出共性措施。文章首先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一些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解,主要包括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资源配置稀缺理论以及流程再造理论;其次,分析XX市地税系统税源管理现状,找出了国家层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税收立法层级较低、居民纳税意识不够强,以及征管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如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未完全转变、分级分类管理基础仍待调整夯实、协税护税程度仍然较低、信息管税支撑作用缺乏保障等。针对这些问题,相应提出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