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u-Si合金储热性能及基于相变单元的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40364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是资源量最大、遍及最广的可再生能源,而其非持续共给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它的有效利用,相变储热(LTES)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高性能的相变储热材料(PCM)是相变储热系统的基础和关键。Al-Cu-Si基相变材料具有成本低、相变潜热高、抗氧化性能高等优势,是最具潜力的太阳能储存材料之一。研究Al-Cu-Si合金的储热性能和传热特性以及Cu含量对该合金储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机理至关重要,但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制备了不同Cu含量(35%~55%)的Al-Cu-Si合金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激光热导分析仪(LFA)测试了合金储热性能,分析了Cu含量对质量潜热、体积潜热、密度、比热、热扩散系数以及热导率等储热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仪、激光共聚焦和JMat Pro软件分析了合金的相组成。通过高温氧化性试验研究了Al-Cu-Si合金的氧化规律,结果表明:质量潜热和体积潜热均随着Cu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双峰型”的变化趋势。其中当Cu含量在42%时质量潜热最大,为458.1 J·g-1;Cu含量为48%时体积潜热最大,为1763.8 J·cm-3。在500℃时,Al-Cu-Si合金(Cu含量35%~55%)的热导率均要高于85 W·m-1·K-1,超出无机非金属PCM近2个数量级,Al-35Cu-4.6Si热导率最大为137 W·m-1·K-1。此外,随着Cu质量分数的增高,Al-Cu-Si合金的热导率逐渐降低。氧化温度为600℃时,Al-Cu-Si合金氧化动力学曲线呈立方指数变化;恒温氧化96h后Al-Cu-Si合金相变温度区间以及相变潜热的变化值较小。采用Fluent软件对方形相变储热单元内质量潜热和体积潜热最高的Al-42Cu-4.6Si和Al-48Cu-4.6Si合金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模拟得到的液相率曲线、相界面图、流场图、温度场图进行分析,得出了两种Al-Cu-Si合金熔化和凝固过程的规律。结果显示:在方形相变储热单元内熔化过程的三个阶段中,后期的熔化速率较慢,其主要传热方式为热传导,中期熔化速率先增加后保持不变,其主要传热方式为自然对流,而凝固过程速率逐渐降低。相同换热管面积时,方形相变储热单元双换热管的传热效率要高于单换热管,相变时间也随之减少;换热管在储热层下半部时,熔化吸热速度最快,换热管在中间时凝固放热速度最快。
其他文献
随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散文对他们的语言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帮助。虽然散文是初中生写作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因散文的独特写作方式,大部分的初中生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能源危机问题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相变材料作为一种先进的储能材料,它能以潜热的形式储存和释放能量,在能源转化与利用、废热回收、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可有效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其中,有机固-液相变材料存在易泄露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封装处理以制备定形相变材料。但是,传统的定形相变材料存在刚性大、受力易脆性断裂的问题,导致其在复杂化和微型化
机械设备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保障设备长期运行的可操作性、安全可靠性和延伸服役时间一直是相关研究和工作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润滑油作为设备运行减摩抗磨的助剂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润滑油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通过向润滑油中添加少量的添加剂就能大幅提升润滑油的基础性能,但是单一的添加剂材料所能提供的性能支撑有限。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核壳结构材
能源与环境问题一直激励着科研人员对新能源材料及其相关器件的探索与追求。寻找简单、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显得极为重要。具有官能团梯
二维材料是近来发现的一类新型材料,其在光电转换、热电转换、传感、催化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深入研究其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而找到有效的方法调控其性能,在科研和应用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层间堆叠方式对双层硒化铂电子性质及输运性质的调控机制以及对拉曼振动模式的影响;构建硒代亚磷酸锰/碲化钼、硒代亚磷酸锰/硫化钨异质结,探索外电场或外应力对其电子结构的影响。主要研
糖尿病是一类机体代谢异常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不可避免地诱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肾微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分解释放出的二甲基硫醚(DMS)是最丰富的天然有机硫化物的来源。RlDddP是一种包含双核铁离子的DMSP裂解酶,能够催化DMSP分解成DMS和丙烯酸盐。本论文中,
含锌酶在众多生命体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催化功能。根据所含锌离子数目的不同,含锌酶在结构和催化机理上存在一定的异同点。本论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别研究了一种双锌酶(酰
吲哚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由于结构多样性和特有的生物活性,使其成为许多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的重要结构单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农药、香料、染料
有机和无机混合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相对湿度下常呈现半固态或玻璃态。本文采用激光悬浮拉曼技术、真空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速摄像-显微镜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