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敬语意识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kang3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语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在日本,敬语被称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母语学习者(日本人)有很多机会能够自然地掌握敬语,但对非母语学者者来说,受语言环境等条件的限制,自然地掌握敬语是不现实的。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敬语是日语学习上的一大关卡。在中国日语教育界,敬语虽称为日语学习的难点,但从日常教学中,从教学使用的教科书中也可以发现,较重视敬语知识点的灌输,重视对敬语形式的教授,而对于区分场景意识、使用意识等都有所回避。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的敬语意识,及日本人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敬语表达和敬语意识的评价。作者在宁波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为日本人评价者(81人),在日企使用日语工作的员工(日语既学者)(96人)和仍在教育机构学习日语的在校生(111人)三类。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很多日语学习者意识到敬语的重要性,并认为敬语学习很难。既学者(在日企工作的日语学习者)要比在学者(仍在教育机构学习日语在校生)更加意识到敬语的重要性。(2)在对自身敬语使用的评价中,敬语知识掌握上,在学者要比既学者更加有信心。既学者对自身敬语使用水平的评价上,要比在学者低。与此相对,日本人评价者对工作中接触的既学者的敬语意识和敬语使用水平的相对评价并不低。(3)在敬语使用意识上,很多日语学习者一方面“想成为能够正确使用敬语的人”,另一方面“即使意识到应该使用敬语,但担心敬语误用,而不用敬语”。(4)在敬语误用上,日语学习者对“ら抜き”、“敬语使用的回避”、“二重敬语”等日语表现的识别很敏感,认为这都是不正确的日语表达。但在本次调查1中发现,母语日本人很认同“ら抜き”、“二重敬语”的日语表达。另外,在这次的调查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对日语学习者具有怎么样的敬语意识、敬语表达的误用情况及其原因。从中日文学作品及电视剧台词的汉日互译集中考察了中日两国的敬语意识差异。从中日两国的社会构造及国民性差异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日语学习者敬语的学习难、对日语学习者(既学者、在学者)之间的敬语意识和母语学习者与日语学习者之间的的敬语意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日语敬语教育提出了些建议。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忠实原则一直是中西译学批评和翻译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与之相关的译学研究亦随着新的翻译理论的出现而不断展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伊始,汉语立法文本的英译随着中
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类主要的物理实验,并且分析了每一类实验学生们的认知变化过程,期望对物理实验的开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随着现代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河流污染就是重要的一项。当前农村中小河流污染日益加重,水生物数量急剧下降,生态服务功能逐渐退化。农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