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分布式光伏源的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的研究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分布式光伏电源具有很高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所以大量的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会导致并网点电压的越限,降低电能质量甚至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并网将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论文针对含分布式光伏源的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为解决分布式光伏源接入配电网引起并网点的电压波动问题,深入研究含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对无功电压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含分布式光伏源接入配电网前后的数学模型,为后续的光伏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针对配电网中单个光伏源的情况,分别利用光伏逆变器和无功补偿装置进行配电网电压的协调控制,并建立相应的控制模型;针对配电网中多个光伏源的情况,分别利用无功补偿装置和光伏逆变器的定功率控制策略进行配电网电压的协调控制,并建立相应的控制流程及模型。然后,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恒无功控制策略,按调压的需求调节逆变器的功率因数确定逆变器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对采用基于有功输出的恒功率因数控制策略进行改进,并对改进的恒功率因数控制策略的控制流程进行了设计。最后,在改进的恒功率因数控制策略下,光伏系统实时响应光伏电源有功功率输出的波动和并网点电压的变化,动态分配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在逆变器容量允许的前提下进一步保证了并网点电压的稳定性,改善电压质量,利用PSCAD仿真构建恒无功控制策略和改进的恒功率因数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对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随着铝合金的广泛应用,结构相对复杂且所需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铝合金结构件越来越多,而单一的铸造或锻造方法都难以满足这类零件的生产需求。本文针对铸锻一体化成型技术进行了设备开发和技术验证,自主设计并制造铸锻一体化设备,并对铸锻一体化成型工艺做了试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自主设计并制造铸锻一体化设备,铸锻一体化设备集成了低压铸造的充型平稳、氧化少、效率高和锻造的强制性补缩进而形成锻造组织的特点。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优化设计及实验验证的方法,对Q345D材料的塞头和20Mn2材料的塞杆过盈配合组成的活塞杆,利用激光焊接技术增强金属材料间的结合能力,进而延长使用寿命。在激光焊接中,要考虑活塞杆的焊缝形貌、焊缝熔深、焊缝硬度、焊缝组织等综合影响因素,因此在激光焊接过程中把握激光焊接参数就尤为重要。焊接后的活塞杆需达到近4 mm的熔深,且无气孔、裂纹、凹坑等现象。本文分别利用Q345D和20
Al-Mg2Si合金作为轻量化部件的重要制造材料,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铸态下的合金组织粗大,力学性能较差,使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本试验研究Cu及热处理工艺对亚共晶Al-Mg2Si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希望能为以后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与帮助。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元素Cu的加入,能使Al-10Mg2Si合金的初生α-Al和共晶Mg2Si相得到明显的细化,使组织中初生α
目前总体来说,房地产行业在中国整体经济规模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当今社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在房地产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人们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房地产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发展,一方面,可以综合考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环境与经济问题,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
21世纪,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正逐渐替代以密码与证件的传统安全技术。指纹具有唯一性、永久性等特点,在生物识别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指纹库是识别认证的重要依据,进而成为黑客攻击的重要目标。2018年,存有指纹信息的印度公民数据库Aadhar就遭到攻击,隐私信息发生泄漏,对这类信息的保护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保护图像,尤其是指纹图像,本论文在现有混沌密码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了基于混沌理论指纹图像加密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房地产行业也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革,系统化、精细化、可视化成为成本管理的趋势和潮流。借助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使得房地产企业业务互通,以此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在技术层面,从二维静态模式进化到三维动态模式,在清晰展示作业流程的同时,也能模拟仿真碰撞,规避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在管理层面,将不同工程项目集成到同一平台上,协作共享,及时沟通,缩短工期,减少成本支出,能够使企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具有结构合理、刚性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在工业、国防、娱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具有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动力学特性,使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运动控制问题成为研究的理论和技术难点之一。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分为多种类型,其中Stewart型并联平台最为典型,其在运动模拟器领域应用广泛,并且六自由度并联平台是运动模拟器的核心组成部分。运动模拟器优点明显,在车辆驾驶模拟方面,具有节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由于其较高的功率密度,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镍钴氧化物由于其较高的比电容与能量密度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体积变化,从而导致循环稳定性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优化前躯体材料(Co3O4和ZnO)合成工艺来改善复合电极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对复合材料进行硫化处理,有利于电化学性能进一步提高,利用SEM、XRD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材
流体与颗粒相互作用模型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流体中颗粒分散悬浮物的沉降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生物技术、医药、选矿、化工等领域常用的模型之一。在生活和许多物理加工的过程中,非牛顿流体随处可见。因此对于带有粒子作用的可压缩非牛顿流体的性质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为了加深对带有粒子作用的非牛顿流体性质的了解,对两类带有粒子作用的非牛顿体力学方程组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其强解的适定性,内容如
目前智能汽车成为全球热点之一,它可以通过车身上的机器视觉系统提前感知车辆前方变化情况并传递给车身上的各个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反应时间。由于单一的系统识别难免会出现误识、漏识的情况,因此多系统融合的感知势必会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道路智能感知下汽车主动悬架阻尼控制自适应切换研究”(51605213),利用双目摄像头和雷达系统离线识别汽车行驶前方矩形凸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