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教师群体中的新兴力量,更是教育环节中的主力军。高等教育的培育对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青年学生,他们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当前中国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西方思潮的涌入及社会转型期的诸多影响下,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坚守格外重要,这对于引领青年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及推进全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价值地位,都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高校青年教师为主体,从概念认知、情感选择、价值内化三个维度,探索了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必要性,无论是从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个体的角度,还是从其作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者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给予了他们思维、情感和实践上的要求和指导。并且,高校青年教师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认同应相较其他人而言更为深刻。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经过概念认知到情感选择的深化,最后转化而成自然而然的价值选择。情感选择越好,价值内化的程度就越高。此外,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包括高校塑造的精神文化环境和培育力度不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及个人价值观的偏差等等。 在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本研究以个人的内在原因及外在引导为着力点,提出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与建议:一是积极发挥各种途径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建立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各项机制,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效果,二是全面推进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进程,将其真正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实现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和校园精神文明的同步提升,并以点带面影响整个社会的认同。三是积极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作用,创新认同的方式方法,更好的提升认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