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分子14-3-3σ、Akt、p27Kip1和p57Kip2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1999年存档的59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蜡块;另外选取了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蜡块及16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组织中14-3-3σ蛋白、Akt及磷酸化Akt(Phosphated-Akt,P-Akt)蛋白、p27Kip1和p57Kip2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作出评价。
结果:
(1)14-3-3σ蛋白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浆内,在59例肺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52例,其中强阳性19例,表达阳性率为8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中表达(15/26,阳性率58%),P<0.01。14-3-3σ在肺腺癌中的过量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低分化的肺腺癌中14-3-3σ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肿瘤;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肺腺癌患者中14-3-3σ的表达增多;14-3-3σ蛋白的表达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而明显增加。寿命表和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14-3-3σ阳性表达者术后三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阴性表达者,P值小于0.05。Cox多重回归模型分析的结果提示14-3-3σ蛋白表达增高,肺腺癌的预后愈差,结果说明14-3-3σ可作为肺腺癌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肺腺癌中Akt蛋白在细胞浆表达阳性,阳性着色主要在胞浆,部分可见于胞核,阳性率为8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23%,P值小于0.01;Akt的活化形式P-Akt蛋白,在肺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2%,也高于正常肺组织中表达(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Akt蛋白阳性表达与肺腺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肿瘤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更高,P<0.05;而P-Akt蛋白阳性表达除了与肺腺癌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外,还与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Akt蛋白阳性表达者和强阳性表达者,肺腺癌患者术后三年生存率为31.6%和0%、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和8个月,低于阴性表达者三年生存率(50%)与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P值小于0.05;P-Akt蛋白阳性表达者三年生存率为0%,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33%、21个月),P<0.05。Cox多重回归模型分析表明P-Akt蛋白胞浆/核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是预测肺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3)p27Kip1蛋白在肺腺癌细胞核和/或细胞浆都有表达。胞核表达阳性率为37%,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胞核表达(81%),P<0.01;胞浆表达丰富,阳性率为81%,高于正常肺组织胞浆表达(38%),P值小于0.05。p27Kip1蛋白胞核表达与胞浆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此外,p27Kip1蛋白胞核表达与肺腺癌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p27Kip1蛋白胞浆表达则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肺腺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胞核表达阴性者三年生存率为4%、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显著低于胞核表达阳性者(53.3%、53个月);p27Kip1胞浆表达的情况则相反。Cox多重回归分析表明,p27Kip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价肿瘤预后的指标,p27Kip1胞核水平越低预示着肿瘤预后越差。
(4)p57Kip2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胞核表达阳性率为37%,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的阳性率85%,P<0.01。本研究中p57Kip2蛋白胞核表达与肺腺癌的高、中、低分化显著相关,分化程度越低的肺腺癌p57Kip2蛋白表达更低。但p57Kip2与肿瘤大小、肺腺癌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无关。肺腺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胞核表达阴性者三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4%、13个月,高于表达阴性者(35.7%、25个月),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肺腺癌中p57Kip2蛋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此外,在肺腺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与p27Kip1蛋白类似,除了在细胞核表达外,在细胞浆也有表达。经计数,胞浆中p57Kip2蛋白阳性率为64%,高于正常肺组织胞浆阳性率(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p57Kip2蛋白胞核与胞浆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没有见到二者呈负相关,且无统计学意义。
(5)14-3-3σ、Akt及P-Akt以及p27Kip1、p57Kip2蛋白这四种分子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发现:P-Akt和Akt呈正相关,P<0.05。P-Akt与p27Kip1胞核表达呈负相关,而与p27Kip1胞浆表达呈正相关;14-3-3σ蛋白与p27Kip1蛋白胞核、胞浆表达的关系与P-Akt类似。p27Kip1蛋白胞核表达与p57Kip2蛋白胞核表达呈正相关;但p57Kip2蛋白与Akt、P-Akt和14-3-3σ则无明显相关。
讨论:
本研究在59例肺腺癌组织和26例正常肺组织中检测了14-3-3σ、Akt及磷酸化(P-Akt)蛋白、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p27Kip1和p57Kip2四种肿瘤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研究发现,在肺腺癌组织中14-3-3σ蛋白过表达;Akt蛋白表达增高且过度活化;p27Kip1和p57Kip2在肺腺癌中阳性着色有两种定位(胞核和/或胞浆),其中胞核中的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是显著下降的,而胞浆中阳性表达则明显增多。这四种分子在肺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说明它们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结合这四种肿瘤相关蛋白与肺腺癌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及寿命表和生存分析,提示我们,14-3-3σ蛋白过量表达、Akt蛋白表达增多和过度活化促进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是肺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潜在因素;p27Kip1蛋白和p57Kip2蛋白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异常定位(胞核表达减少,胞浆表达增多),是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多重回归分析14-3-3σ、P-Akt、p27Kip1蛋白胞核表达以及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判断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指标。
本研究对14-3-3σ、Akt及P-Akt蛋白、p27Kip1蛋白(胞核与胞浆)和p57Kip2蛋白(胞核与胞浆)在肺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提示,14-3-3σ蛋白和P-Akt蛋白与p27Kip1蛋白在胞核、胞浆中异常定位关系密切。结合14-3-3σ蛋白和P-Akt蛋白的背景知识,我们推测14-3-3σ蛋白和P-Akt蛋白可能通过调控p27Kip1蛋白从胞核泄漏到胞浆,并滞留在胞浆,使p27Kip1蛋白不能发挥其在胞核中的抑瘤作用,进而促进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影响其生存预后。p57Kip2与p27Kip1是同一家族成员,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p27Kip1蛋白类似,有胞核减少、胞浆增多的趋势,但相关性分析表明其异常定位与14-3-3σ蛋白和P-Akt蛋白关系不明显,p57Kip2蛋白在肺腺癌中的异常定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下一步工作我们将在分子水平深入研究14-3-3σ、Akt和p27Kip1这三个分子之间的关系,阐明它们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为肺腺癌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