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西经济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集聚”现象及其作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mi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属中纬度大陆性气候,境内铁矿和煤炭储量较丰。清代山西地狭人稠,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出不敷食用。农副产品加工业与工矿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并且在一些行业呈现集聚现象,例如烟业、盐业、冶铁业等等。农业的产不敷用和工业的发展,是山西人外出经商的前提。而稠密的人口大量集中在同一区域内,产生较大的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则是促成山西人懋迁省外,经商他乡的直接原因。 山西商人足迹遍布京师、直隶、山东、河南、蒙古、两湖、东北及西南、西北诸省,甚至蒙古草原和俄罗斯等国家。从事包括金融业、茶业、烟业、棉布业、铁货业、皮毛业、粮食业、杂货业、运输业和牙行在内的众多行业。大规模、长时段、广泛围的商业经营活动,为山西商人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将这些资本运回本土,在山西本地形成大量资本的集聚。这些资本中的一部分被投资于流通领域和金融业。对流通领域的再投资,引起了商业的广泛兴盛与发展,在省内和省外的许多地区均形成了商业的产业集聚,例如茶业、货栈业、旅蒙商等。对金融业的投资,在为山西商人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之余,带来了金融业的产业集聚,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票号业的集聚发展上。 产业集聚促进了山西城市的繁荣,境内四个经济小区中均有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并且,在同一小区中的城市表现出相似的产业特点。具体而言,即晋中区平遥、太谷、祁县为金融业城市;晋南区解州、运城、绛州为盐业生产运输城市;晋东南区以长治、凤台、阳城为主的冶铁工业区;晋北区杀虎口、归化城、大同和丰镇为中蒙贸易城市;黄河沿线西包头、河曲、碛口、永济为航运业城市。具有相似特点的城市在空间上相对集中,从而产生城市集聚。 清代山西农村集市发展较为缓慢,无论从集市数量,还是开市场次上来说,都没有呈现“勃兴”。而庙会在规模、商品种类、参与人数上均超过前者。庙会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集市的作用。 产业集聚是城市集聚的基础,亦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城市集聚具有扩散效应,反过来加速产业集聚,亦会影响周围地区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从而带来一些民俗民风的变化。庙会发展快于集市就是城市集聚的扩散效应之一。 清代山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集聚现象,不仅促进了山西本省经济的进步,使其成为富甲一方的省份,而且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以服务业和流通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则在为山西商人积累财富的同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山西省内的生存和就业压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揭示了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八面河重点井区面138块圈闭条件为构造-岩性-地层圈闭、储层特征沙河街组储层发育,储集条件优越、原油主要源自牛庄、广利洼陷及其斜坡带、输导体系畅通及具有很好的保存条件,探索面138区块的成藏特征,为该井区开发勘探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气成藏 圈闭条件 油源 输导体系 储成  一、圈闭条件  根据区域地质、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开展圈闭落实,面138块油田的总体构造格
往事如烟。小时候常听奶奶讲二位伯父抗日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拨浪鼓、货郎担、印刷机三件遗物。时光虽已逝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每当我回忆那段历史时,首先使我思绪万千的仍然是那三件遗物。它在不断地唤起我对那孔神秘豆腐窑的追忆和探究。  1937年抗战爆发后,我的伯父周仙德、周仙赢弃学从戎,走向革命道路。同年7月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山西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抗日武装的重要领导职
摘 要:页岩气是一种赋存在页岩中的天然气,其赋存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但主要是以游离或者吸附状态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本文论述了页岩气的赋存表现形式以及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究了赋存形式对页岩气地质储量的重要影响意义。  关键词:页岩气;赋存形式;地质意义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规模比较大、储量丰富、容易开采的天然气资源越来越少,这就迫使人们将天然气开采
摘 要:充分利用细分注水以及细分采油的技术来对油井中水淹层的石油进行开采是高含水后期分层采油技术的核心,能够有效的提升油井开采率,对于节约能源、提升水淹层油质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将对高含水后期分层采油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油田开采工艺技术的进步和提升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含水 分层采油 技术 认识  一、引言  辽河油田开采工艺技术比较纯熟,但是在高含水后期分层采油中
20世纪20年代,在帝国主义的新侵略和军阀混战下,沉重的兵役、徭役和地主阶级强加于农民身上的各种苛捐杂税使中国的农民生活日益窘迫。如何解决农民问题,领导农民运动成为中国革
本文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史的角度,围绕清初迁界政策的前因后果,对这一时期福建兴化地区的社会变迁进行系统研究。 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解释了选题的缘起及论文思路
丝绸、陶瓷、茶叶是中国三大传统出口商品,茶叶贸易的兴起时间比丝绸和陶瓷贸易晚,但茶叶在18世纪初取代了丝绸、陶瓷成为中西贸易最重要的商品。从18世纪开始,随着中英贸易的发
摘 要:2007年以来,地方上各个有关部门先后在白云金矿外围及白云金矿本区内开展自主探矿工作,陆续发现了70号脉带、80号脉带等深部大中型盲矿体。2008年至今,累计探获333+332级别金金属量超过40吨。与白云金矿床对比研究认为,黑山区具有其相似的成矿环境。  关键词:黑山区 地质背景 成矿预测 赋矿层位  一、区域地质背景  黑山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断块北缘,辽东裂谷中段,大石桥-草河口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