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辨治疼痛的方法及其特点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aska1982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疼痛的治疗是医学界一直关注但从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对疼痛治疗的关注进一步加强,目前疼痛科正成为新兴的学科。由于疼痛的治疗涉及多个临床学科,而现代医学细致的专业分工,反而限制了对机体的整体诊疗。疼痛的发生与中枢和外周的多模式传感有关,单一的药物常不能达到完全止痛的目的,并可能带来药物不良反应,而中医学的多学科综合的整体优势在疼痛诊疗方面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在疼痛诊疗方面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中医学经典论著,深入对《伤寒杂病论》疼痛辨证治疗方法的研究,在深化疼痛治疗理论、提高临床疗效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研究围绕着《伤寒杂病论》中有关疼痛的论述、辨证方法、治疗理论和用药思路展开,系统整理和总结了《伤寒杂病论》中关于疼痛辨治的相关内容.首先归纳了《伤寒杂病论》中涉及到疼痛的所有病证及其出现的部位。论文分别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出现的不同部位的疼痛进行了总结,两书中一共涉及了24个部位的疼痛。将不同部位疼痛在两书中出现的次数总和,按出现次数多少进行排序则如下(前10位):腹、头、全身、心、骨节、胁下、胸、咽、喉、心下、腰。由此可见,《伤寒杂病论》中的疼痛涉及到了身体的多个位置,其中以腹痛、头痛、心痛、全身痛为记述的重点。但在《伤寒论》中占第6、7位的四肢、头项疼痛在《金匮要略》中未见。《金匮要略》中占据第2位的心痛在《伤寒论》中次数很少,仅位第9位。因此,《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既有共同的重点讨论的疼痛,又各有偏重。仲景强调对疼痛性质及伴有症状的审察与描述,对不同种类疼痛的描述各有不同,颇具特色。论文中逐个分析了《伤寒杂病论》中所出现的疼痛的性质、程度、范围、病程及伴随症状,并且探讨了张仲景对疼痛描述的特色及其意义,特别对“烦疼”、“(?)痛”、“弛痛”等含义不甚明确的疼痛进行了考据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分析,认识到《伤寒杂病论》中疼痛的描述是判断疾病性质、诊断治疗以及推测预后的重要依据。论文第二部分从寒热、虚实、表里、气血、缓急、新久6个方面入手,分析张仲景辨证疼痛的方法和特点。仲景注意考察脉象、面色与疼痛的关系,重视色、脉、证合参。尤其重视脉诊在疼痛诊治中的作用,常常利用脉象表现不同,来辨别疼痛的部位和性质。论文对仲景书中与疼痛有关的浮、沉、迟、数、弦、紧、涩、微、细9种主要脉象做以阐述。详细地论述了每一种脉象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它的兼脉的含义。在这9种脉象中,与疼痛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弦脉和紧脉。第三部分重点探讨张仲景治疗疼痛的方法及其特点。在治法研究中,将仲景治疗疼痛的方法分为内服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分别对其中所含的每一类治法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药物内服是仲景最常用的止痛方法,《伤寒杂病论》也以其有效的方剂见长,主要有7种方法:(1)发汗解表、宣通营卫法;(2)攻下邪结、疏通腑气法:(3)和而解之、运转气机法;(4)温经散寒,通阳利水法;(5)清解热毒,宣散郁火法;(6)补气建中,滋养阴血法;(7)行气消瘀,消散实结法。第三部分的第二小节主要是对仲景治痛用方的研究。首先对仲景治疗疼痛的方剂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将其按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归纳,列出每种疼痛下仲景的治疗用方。《伤寒论》中治疗疼痛的方剂共34首,其中身体关节及肢体疼痛用方13首、腹痛用方10首、咽痛用方5首、心胸痛和心下痛各3首、胁膈疼痛用方2首、少腹痛和腰痛方各1首。《金匮要略》中的疼痛治疗方剂中以治疗腹痛为最常见,有25首之多,其次为治疗身体关节及肢体疼痛用方14首、心胸痛用方13首、头痛方5首、腰痛用方3首,以及咽喉痛方、胁膈疼痛用方、少腹痛用方各2首,除去重复者,共有61首方剂。论文将两书中治疗疼痛的79首方剂,采用以主药命名分类的方法,按照类方的研究思路归为以下10类:①桂枝类方(18首);②附子(乌头)类方(13首);③大黄类方(1l首);④麻黄类方(8首);⑤甘草类方(8首);⑥归芍类方(7首);⑦参姜类方(5首);⑧柴胡类方(5首);⑨栝蒌薤白类方(2首):⑩栀子豉类方(2首)。对每一类处方及其应用规律进行了分析,既述其共性,又言每方之个性,从而明确每首治痛方剂的应用指征。通过对仲景治疗疼痛方法的考察以及治痛方剂的分类研究可以发现,“温”、“通”、“补”是仲景最为主要的治痛思路。因此本章第三小节重点分析了仲景最为常用的治痛药物:代表“通”法的桂枝、“温”法的附子以及兼“补”兼“通”的芍药。对重点治痛药物的研究,主要分析了每味药物的配伍规律、运用特点及后世的应用发挥,同时对每味药有疑问之处进行了辨析。仲景的治痛用药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但有其规律及特点。主要有以下4点:(1)常用解表药通络止痛;(2)常用温阳药散寒止痛;(3)善用苦寒药逐邪定痛;(4)妙用甘味药缓急止痛。仲景辨治疼痛的方法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只有知其源,才能明其流,对张仲景的辨治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论文第四部分对仲景辨治疼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回溯性的探讨。论文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则治法方面分析了张仲景对《黄帝内经》治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认为《黄帝内经》确立了疼痛的治法治则规范,而《伤寒杂病论》是其具体应用的典范,而且更加完善,更切于临床实际。《神农本草经》中对药物的认识是现存的本草书籍中最接近于《伤寒杂病论》药物理论的,也是最能解释仲景用药思想的。因此,通过对《本经》治痛药物的归纳,发现了两书中用药的诸多相同之处,从中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仲景的治痛组方思想和用药思路。第五部分是在深入分析张仲景辨治疼痛的方法和特点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维,对疼痛及疼痛辨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问题:对“疼”与“痛”的含义和区别进行了鉴别比较;厘清了“疼痛”与“痛证”这两个不同概念的意义;对疼痛的身心性及对机体的警示作用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不通”与“不荣”则痛的机理以及“寒”与痛、“虚”与痛的关系;对疼痛的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对张仲景治痛药物的用量、有效成分、炮制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本于仲景治痛用药特点,对镇痛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思路。综上所述,仲景辨治疼痛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①强调致痛根本,注重辨证论治;⑦因寒致痛为多,多用温性之品;③虚痛治以温补,维护正气为上;④善用有毒方药,长于减毒增效。张仲景治疗疼痛的方法,对后世医家的疼痛辨治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论中对疼痛病位的记载是后世定痛证病名的理论基础;②论中对疼痛性质与伴随症状的描述,对后世论述疼痛症状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③在对疼痛的辨证上,从寒热、虚实、表里、气血、缓急、新久入手,注重四诊合参;④提供了多种内外治法及行之有效的治痛方药,现今临床中仍在广泛使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角度入手 ,分析了构建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并在上海、深圳、南宁三个城市应急管理状况的分析基础上 ,对我国现行城市应急管理体制进行了
本文以儿童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发展的关系为研究目的,按照一定的文献搜索及筛选标准,对纳入研究的20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元分析研究,通过质量编码与质量评价、出版偏倚、效应值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结构化融资工具,对于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完善商业银行融资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市场份额小、流动性
目的分析2007—2016年海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6年海南省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按照季
本文介绍了冲击回波法基本概念、工程运用的领域范围、冲击回波在水电站钢衬脱空检测中的原理及方法,重点对灌浆前后及灌后脱空与密实分别进行对比研究,并归纳、总结各种方法
在高度信息化、技术化和全球化的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的竞争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顾客需求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管理已转入战略管理时代。将战略思想引入财务管理,实施
目的:应用中药方剂风哮方、定喘汤、射干麻黄汤及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对过敏性哮喘模型小鼠进行不同剂量的治疗,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精氨酸酶基因在过敏性哮喘模型小鼠肺
科技在改变着人类生活,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的学习。1946年,当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候,谁会想到这个庞大的家伙,在几十年后竟然无孔不入,改变了人类的一切!今天,手机作为具有
权证是基础性的金融衍生产品。中国市场1994年也发行过具有认股权证性质的有价证券如配股权证,但这些证券最终都失败了,重要的原因就是定价的不合理和市场的恶意炒作。2004年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胜任特征模型包括"明确与交流目标"、"指导教学"、"监控学习进展"、"激励教师"、"促进教师成长"和"激励学生"等6个维度。基于新模型对3 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