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癌对化疗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尤其是晚期肝癌,其治疗仍不理想。本文主要报道内质网应激诱导剂毒胡萝卜素(Tg)和衣霉素(Tm)通过调节不同的PERK活性及自噬水平诱导不同的HepG2细胞结局。 方法:以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检测Tg和Tm对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记录Tg和Tm对细胞的形态学影响,通过台盼蓝染色检测Tg和Tm对细胞的死亡情况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g和Tm对细胞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水平的影响。 结果:MTT实验结果提示,在一定的药物浓度范围内,Tg对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较Tm强。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提示,Tg或者Tm作用早期(<12h),IRE1和ATF6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而24h后则减弱;PERK表达水平对Tg呈时间依赖性,时间越长表达越强,而对Tm则相反。mRFP-EGFP-LC3双色荧光(ptfLC3)转染提示Tg阻断自噬流而Tm诱导自噬。用siRNA干扰Atg5抑制自噬,同时分别加入Tg和Tm作用,细胞死亡增加,而Tg和Tm分别同时与雷帕霉素作用,细胞死亡明显减少。最后,用siRNA干扰PERK后Tg对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弱。 结论:综上结果可以推断,发生内质网应激时自噬对PERK的负调节作用是HepG2产生耐药的重要机制,这为HCC治疗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靶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