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全雄性种质的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的优化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ou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柿品种繁多,但主栽品种多为完全涩柿。本文利用我国中部大别山区特产的部分完全雄性柿种质为父本,其具有与中国甜柿自然脱涩性状紧密连锁的R02标记,以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恭城水柿’为母本进行人工杂交,利用R02标记早期辅助筛选完全甜柿个体,通过嫩枝高位嫁接将无根试管苗嫩梢嫁接至成年树上,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国甜柿快速遗传改良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个杂交组合(‘恭城水柿’×雄株1号、‘恭城水柿’×雄株2号、‘恭城水柿’×雄株8号、‘磨盘柿’×雄株8号、‘鄂柿1号’ב太秋’、‘太秋’×雄株8号)授粉花数970朵,得胚数为370,得到组培苗共计348株,成苗率平均约93.7%。2、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杂交父本倍性进行测定,对照为已知柿六倍体材料‘罗田甜柿’,结果表明‘罗田甜柿’主峰所对应的峰值为151.99,雄株1号、雄株2号、雄株8号和‘太秋’主峰对应的峰值分别为148.20、150.47、151.25、144.10,峰值与‘罗田甜柿’接近,说明4个不同的杂交父本的倍性与‘罗田甜柿’相同,均为六倍体。3、利用RO2标记对后代群体较大的‘恭城水柿’×雄株2号、‘阳丰’×雄株8号的F1代群体进行检测并统计电泳结果,根据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这两个杂交后代群体中与甜涩性状相关联的R02标记分离比基本符合1:1,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4、对雄株2号和13份具有R02标记的‘磨盘柿’×雄株2号的杂交子代R02片段测序后与Ikegami等(2011)提交的原始序列进行比对发现碱基序列一致,说明R02标记在亲本和子代间可以稳定遗传,并未发生变异。5、对砧木修剪后的生长状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发现,不同季节砧木修剪后长出适宜嫁接的嫩梢所需时间不同,夏季高温时节发出嫩梢时间最短。在试管苗嫩枝高接试验中,接穗材料为‘恭城水柿’×雄株8号和‘阳丰’×雄株8号杂交F1代,嫁接数量分别为85株和57株,30d后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30.1%,19.3%。综上所述,我国特有的完全雄性种质作为父本具备改良主栽涩柿品种的潜力,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嫩枝高位嫁接,可望在中国甜柿快速遗传改良中得到应用。
其他文献
The maximum principle for fully coupled forward-backward stochastic control system in the global form is proved,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forward diffusion
本试验使用差热分析系统(DTA)对葡萄的枝条、芽和根系进行低温放热分析(LTE),建立各品种芽的温度-伤害度(LT-I)回归直线,三点法确立根系和枝条的LT-I回归直线,在此基础上采用
切忌摆姿势捕捉自然美拍摄人物肖像,常犯的毛病是叫被摄者摆姿势。这样做往往失败。我们应该深入采访,观察分析,现场抓拍。当然,抓拍照片时,场面人物常常不那么完美,但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