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周报”科技传播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ma00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科技传播已经成为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弘扬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受到学者、业界和受众的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新的传播媒介不断问世,新的传播方法、手段不断涌现,科技传播可依赖的载体也越来越多。服务于我国城市受众的“城市周报”正是其中之一。自1993年《精品购物指南》在北京创办至今,我国城市周报经过15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步入成熟阶段,这种以城市读者为服务对象,以生活消费为主题,以娱乐时尚为特色的一种介乎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新兴纸质媒体,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纷纷问世。当前,在城市周报的发展进入相对稳定的“平台期”。在媒介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技传播为城市周报开设科技类板块、丰富传播内容、拓宽服务渠道提供了新的途径。利用城市周报这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是一种新的探索,这对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十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周报进行样本分析,全面探讨了城市周报开展科技传播的意义,研究了现状,并对城市周报进行科技传播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城市周报科技传播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传播内容上,我国城市周报科技传播的内容与报纸的整体风格保持了一致,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贴近民生、强调趣味性、时尚性、娱乐性和可读性。但在传播的时效性、原创性和报道深度存在着明显不足。要解决城市周报科技传播的这些问题,就应当注重剖析大众关注的“热点”科技事件,推介与城市受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采撷市民喜闻乐见的科学趣闻,推荐科学的时尚生活方式,使受众在自然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传播表现形式上,我国城市周报科技传播应注意发挥城市周报灵活多样的栏目设置、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深入浅出的写作方法、大胆创新的视觉效果的优势,使“神秘的”、“专业的”科学走出“院所学府”,进入平常百姓家。同时,还要根据城市周报受众群体的差异,增强科技传播的针对性,形成城市周报独特的科技传播风格。不仅如此,还应高度重视城市周报科技传播的效果,认真收集反馈信息,使传者和受众形成“互动”,不断完善传播效果的测评方法。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公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科学”的概念进入城市周报,必将为城市周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服务的“三贴近”方面跃上一个新台阶。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媒介技术的延伸发展,边疆地区受众正在卷入一场更大程度上的媒介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平面化与单向度的信息供应,而是转向更加多元的互联网。然而,在铺天盖地的资讯
2013年暑假,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与同期的“好声音”“快男”等相比近似于“三无”的节目,却意外走红,为综艺娱乐节目泛滥的
媒介教育是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一项校内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为最终目标,通过与其他教学科目的融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评价信息、使用信息
放眼台湾近年来时下电视文化,充斥着真实与再现的相互矛盾,崩裂,使得意义彻底瓦解。就目前台湾谈话性叩应节目来看,内容试图深化对立,塑造党籍冲突的不良景况,非但无法引起大
健康公益广告从属性上归属为“健康传播”和“公益广告”两个范畴,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同时涉及到这两个概念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著作较少,我国的研究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在公益广告越
中国正在以飞速发展的态势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前不久刚刚落幕的2014年APEC会议时隔13年重回中国,这一次,中国不仅从政治,经济,科技上全方位展现出其东道主的实力,并且还有一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