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3、FBXW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它一直居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宫颈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不断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病例全世界约有50多万人,我国的新发病例约有14万人左右。然而,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水平变化的复杂过程,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破坏导致的细胞增殖失控,与多种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以及细胞凋亡等有关。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正在阐明这种失控的原因。原癌基因大多是正常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及受体,由于发生基因突变、扩增和重排以致细胞的过度生长;另外还有一些抑癌基因的缺少、丢失、失活或变异破坏细胞生长的平衡调节,使细胞失去正常控制导致患者发生肿瘤或促进肿瘤的进展。类固醇激素受体辅激活子3(steroidreceptorcoactivator-3,SRC-3)SRC-3属于细胞核激素受体共激活剂P160家族的成员,其表达的蛋白是一种核激素受体的转录共激活因子,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原癌基因。F框/WD-40域蛋白7(F-box/WDrepeat-containingprotein7,FBXW7)属于F框蛋白家族,是该家族中的第一个成员。最新研究发现,FBXW7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被作为一种抑癌基因。研究表明,FBXW7是SCF型泛素连接酶的靶蛋白识别组分,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和降解多种癌基因,FBXW7表达的缺失和基因突变可以引发人类恶性肿瘤的快速进展。目前国内外对于SRC-3、FBXW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的研究较为少见。   目的:   研究类固醇激素受体辅激活子3(SRC-3)、F框/WD-40域蛋白7(FBXW7)这两蛋白在宫颈癌的发展进程中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与宫颈癌的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思路。   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选取我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妇科手术病人,宫颈癌组织标本共60例,临床资料完整,由我院病理科石蜡包埋,制作切片。所有宫颈癌患者年龄在2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80±10.92)岁,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或化疗,术后病理诊断明确。按组织类型分:鳞状细胞癌48例、腺癌12例,按FIGO分期(2000年)分:Ⅰ-Ⅱa期32例,Ⅱb-Ⅳ期28例;按肿瘤分化程度分:高、中、低分化分别为16例、20例、24例;按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无淋巴结转移34例,有淋巴结转移26例。另外选取同期因其他原因行宫颈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   2.免疫组化采用S-P法检测SRC-3、FBXW7在宫颈癌及宫颈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两个指标与宫颈癌的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在宫颈癌的发展进程中两者所发挥的作用。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的方法分析同一指标与宫颈癌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同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方法分析SRC-3、FBXW7两指标在宫颈癌中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检验水平(α)=0.05。   结果:   1.SRC-3在宫颈癌组织和宫颈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33.3%和10%,二者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SRC-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而与年龄、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   2.FBXW7在宫颈癌组织和宫颈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8.3%和90%,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BXW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而与年龄、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   3.宫颈癌组织中SRC-3、FBXW7两指标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为负相关。   结论:   1.SRC-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且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有关,表明了SRC-3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进程中促进了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   2.FBXW7蛋白在宫颈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癌组织,且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有关,表明了FBXW7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进程中增强了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及转移能力。   3.宫颈癌组织中SRC-3、FBXW7两指标的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SRC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和FBXW7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在宫颈癌的发展进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RC-3、FBXW7两指标将有助于预测宫颈癌进展和转移情况,它们还可能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找寻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患者癌痛的情况及其对护理的需求,寻求满足食管癌癌痛患者的护理需求.方法 选择食管癌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患者受癌痛
本文将文献[1]的结论推广到两类更广泛的交联动态系统,证明了一类交联动态系统的固定模式是其子系统的不能控模式或不能观模式,另一类交联动态系统的固定模式是其组合子系统
聚合草系紫草科聚合草属的一种多年生植物.我所于1976年春从东北农学院引入,经四年试种,初步认为它是适宜我区种植的有发展前途的高产优质的饲料作物.一、试种表现1.产量情况
目的 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CTA病人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双源CT冠状动脉CTA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3月期间.用数字随机分组法
[目的]   研究促炎物质对单核细胞IL-37及Smads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对IL-37的抗炎作用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1.分离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本文介绍的多用测试器使用INTEL 8085A作为CPU。本机具有开关量输出口、可编程序I/O端口、CAMAC专用接口、DAC输出口、ADC输入口以及各种状态和数据的显示,并由上述各端口构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将血透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
本文分析了现有确定表面层内少子产生寿命分布方法的缺点.根据MOS电容对阶跃电压和线性扫描电压瞬态响应物理过程,导出了两个关于少子寿命纵向分布的表达式.由此提出了两种确
过去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利用染色体内基因的重组来培育农怍物新品种。随着遗传育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愈来愈多的人开始重视细胞质的遗传作用。由一个亲本提供细胞质,一个亲
目的 观察个体化差异评价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80例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例,通过双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