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病毒。感染HBV病毒的患者容易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HBVI)进展至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甚至到终末期肝脏疾病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病毒。感染HBV病毒的患者容易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HBVI)进展至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甚至到终末期肝脏疾病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人类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环境。自从“肠-肝轴”概念的出现,肝脏和肠道微生态的紧密联系就被人们所认识。肠菌移植(Intestin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IMT)可作为一种免疫调节手段治疗乙肝,但是具体菌群作用不详。为了进一步研究乙肝不同阶段特征菌群,我们希望通过比较分析找出肠道差异菌群和差异通路,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为IMT在临床中治疗肝病患者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目的:通过对慢性HBV感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三组患者的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探讨慢性乙肝患者HBVI、CHB、LC三个不同疾病阶段下的差异菌群和差异代谢通路,为未来精准化IMT治疗乙肝患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纳入14例慢性HBV感染(HBVI)患者,3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2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收集粪便样本,提取总DNA,利用16S rRNA基因检测法分析HBVI、CHB、LC三组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及差异性通路。结果:从α多样性角度来看,CHB组含有的独有OTU数量最多,LC组次之,HBVI组最少,LC组的菌群多样性最低,显著低于HBVI和CHB两组,而HBVI组和CHB组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β多样性方面,ANOSIM分析结果提示HBVI组、CHB组和LC组间的菌群结构差异明显(p=0.0059),PCA、PCoA、以及NMDS分析结果均提示,HBVI组和CHB组菌群结构相似,而LC组则明显不同于另两组。通过对三个分组不同分类水平的细菌类群进行比较,我们发现HBVI组含有更高比例的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等6个菌类及更低比例的Firmicutes(厚壁菌门)等4个菌类;CHB组含有更高比例的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等4个菌类和更低比例的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等3个菌类;LC组含有更高比例的Fusobacteria(梭杆菌门)等3个菌类和更低比例的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门)等8个菌类;Prevotella(普氏菌属)等4个菌类在从HBVI到CHB再到LC的过程中逐渐减少,而Escherichia.Shigella(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等8个菌类则呈现相反的变化;根据KEGG、COG数据库得到的预测结果,我们发现,HBVI、CHB、LC三组含有显著差异表达的通路(p值均<0.05)。预测LC组通路Renal cell carcinoma等21条通路表达量均高于HBVI和CHB组。结论:HBVI、CHB、LC三个临床阶段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的菌群及通路。而这些差异菌群和差异通路可能是疾病的预测因子和治疗靶点。Verrucomicrobia(疣微菌门)等12个菌类及高表达的差异通路可能是实现乙肝IMT精准治疗的靶点。因此,基于HBVI、CHB、LC三组微生物群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其他文献
超临界CO2(sCO2)在核电、暖通空调、热泵技术等领域极具应用价值。sCO2的热物性参数在拟临界区随着温度剧烈变化,因而其传热特性较为特殊,相关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开源软件OpenFOAM进行了开发,得到了可用于sCO2流动与传热模拟的热物理模型和求解器,并使用新求解器开展了 sCO2的对流换热数值模拟,同时利用实验数据、经验关联式和直接数值模拟(DNS)数据对开发的热物理模型和求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难题。认知功能由视空间、注意力、语言、多方面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定向力多个维度组成,各维度间相辅相成共同协作。认知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将发展成至今仍无法治愈的老年痴呆,且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早期预防和干预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目的:①设计一套针对多维度认知功能的认知训练方案;②评价认知训练对老
作为缓解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交通生活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电动汽车在各国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汽车重要的发展方向。充电问题对电动汽车的推广发展影响巨大,电动汽车实现充电功能的一个关键部件是车载充电机,也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研究目标为设计一台高效的车载充电机,按照车用动力电池的充电要求,为其安全快速地充电。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当前主要的技术方案为级联式方案,总结了前级和后级的结构,选择CCM两相交错
目的:研究外源性唾液酸干预在小鼠血液中吸收、分布、代谢规律,寻找可能的剂量-反应关系,探索最佳剂量和最短干预时间。方法:采取单次尾静脉注射、单次灌胃、连续30天灌胃三种干预方式给予雄性ICR小鼠外源性唾液酸。将228只ICR小鼠分为低剂量组(0.045g/kg)、中剂量组(0.090g/kg)、高剂量组(0.180g/kg)、极高剂量组(0.360g/kg)四个剂量组。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唾液酸
研究背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主要导致腺体损伤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结合是哺乳动物细胞胞外信号转化为胞内应答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前期团队的研究发现,Gα q缺失的小鼠(Gnaq-/-骨髓嵌合小鼠)具备pSS疾病特征。因此,Gαq蛋白低表达可
核酸作为生命体的重要物质,它在体内的异常存在,往往与所感染病毒或癌症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想要快速有效地治疗此类疾病,就必须尽早进行体外核酸检测,确定产生异常的核酸,并有针对性的治疗。所以现如今体外核酸快速检测是临床诊断和生物技术应用中的热门领域之一。此外平均每年全球因流感病毒导致严重疾病的人数多达三百万到五百万,流感病毒感染死亡人数高达五千,可见流感对人类有极广泛影响,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只有尽快
学术界很关注设计与科学的关系。通过梳理探讨设计与科学关系的重要文献,本文认为,设计与科学之间关系密切,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很多方面有本质区别。设计与科学在研究产物、行为特征、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共性,都产生了符合人类目的的人工物,都是人类的智能行为,有相似的方法论体系。但是由于两者的根本目的不同,导致它们在思维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践,科学则以认知为前提;设计是综合
目的:建立肝癌类器官培养平台,补充国内肝癌类器官研究空白,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等方式调整培养流程,试图提高肝癌类器官的培养成功率,进而挑选形态典型且能稳定传代的肝癌类器官,进行组织学和基因学检测,分析探究肝癌类器官的可行性与应用性。方法:1.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外科,初步诊断为肝癌的患者,手术取样,进行体外类器官培养;2.挑选部分培养成功的类器官以及向对
数量关系是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文献考察,解读数与量及数量关系的内涵,可知数量关系是学生通过定量运算在头脑中建构的关于量之间的关系结构,而数是用来计算量的值的工具。从量的角度认识和思考世界对学生发展意义重大,定量推理不仅是有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关注数学问题中的量及量的关系,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发展数学理解和推理的能力。在数量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