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soft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氏春秋》是秦朝统一前夕,由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一部文献总集。由于书中集合了先秦诸子中多家思想成分,如儒、道、墨、法、阴阳、农、兵、纵横等,自《汉书·艺文志》始,被列入“杂家”。东汉高诱为之作注,使《吕氏春秋》得以在汉末战乱中保存下来。关于《吕氏春秋注》,目前学界主要是从训诂学和文献学的角度对其加以研究,积累了较多的资料成果,但尚嫌不足,对《吕氏春秋注》的全面整体研究比较匮乏。本文拟从汉代历史和语言理论两方面着眼,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考证和详尽的文本分析,运用文献学、训诂学、语言学等学科方法对高诱及其《吕氏春秋注》作宏观考察。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绪论主要介绍了《吕氏春秋注》的历史地位和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考证了高诱的生平事迹,分析了《吕氏春秋注》的成书原因。《吕氏春秋注》于汉末成书,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吕氏春秋》对汉代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已经渗透到汉代社会的很多方面,这预示着《吕氏春秋》一定会重新受到重视。汉末经学的衰落,为《吕氏春秋注》的成书提供了契机。高诱本人在古文经学方面的造诣和学者的责任感使《吕氏春秋注》的产生成为可能。  第二章是从语言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高诱的注释思想。高诱注书的可贵之处即在于他是用历史主义的发展观来看待所注文本,存阙疑,讲求是,校勘文本以还原其真实面貌,释古今语、古今字以揭示语言的历时性,释方言词语以展示语言的地域性,随文释义以见语境对语言解释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汉代古文经学的治学特点,也为后世传注训诂做出表率。  第三章是具体分析《吕氏春秋注》的语言注释的表现形式。词语注释是我国传统语言学最主要的内容,探讨注释方式、方法,揭示注释规律,对于辞书编纂、古籍整理以及语文教学都非常有意义。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注文中存在大量的以单音词释单音词的现象,通过具体分析释义双方的语义关系,为研究单音词向双音词的转化提供语料。注释词语不仅要求简练,更要讲求科学,通过增加词语的方式进行解释会使词语含义更加明晰、界定更为严密。对《吕氏春秋注》中的训释用语进行系统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诱在注释科学性方面的努力。  第四章是对《吕氏春秋注》的引书进行讨论。高诱在作注时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辅助训释,通过对这些引书文字的考证,可以看到高诱本人的学术体系以及先秦典籍在汉代的流传情况。高诱引书以先秦典籍为主,表明高诱对上古文献的重视程度。引书以《五经》为主,经书中又以《诗经》、《左传》、《周礼》分量最重,可见经学在汉代的统治地位和高诱古文经学的学派归属。  第五章通过分析注文,探讨高诱的经世思想。作为一代儒士,高诱始终心系苍生社稷,有着强烈的经世致用的理想抱负。然他的经世思想的表达途径则是“通经明道”,通过训诂小道以明经文大义,进而接近圣贤思想,曲折的表达出其治世主张和社会理想。高诱在政治、孝道、教育、农业等方面的观点与汉代的时代特征息息相关,足见他身处陋室却“兼济天下”的经世情怀。  最后为结语,对全文作概括性总结,肯定《吕氏春秋注》在我国传统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指出文章的不足,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如将汉代现存的传注著作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将汉代其他学者的注疏与汉代学者的自著作所征引先秦文献作系统的比较研究等。
其他文献
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讲,具有爱心是基本条件。这里所谓的爱并不单单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包括教师对自身岗位、所从事的职业的爱。只有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倾注爱心,才能
期刊
学位
摘要:示例演练法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适应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精选实例、演练、实战演练等方式,使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和练习归纳发现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示例演练教学;中职;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1-2803-02    Research on the Co
摘要:GSM-SMModem短信猫是基于无线方式进行短信收发的通信网关设备,使用该设备可以轻松地实现通过本地无线网络快速发送和接收手机短信的功能,从而达到使学校无需上网即能动态发送和接收家长的短信,在与协同教育系统的连接上,短信猫提供多种方式实现与系统的无缝动态高效连接,用户可以方便的将短消息收发功能集成到系统中,从而使得协同教育更加方便有效。  关键词:GSM-SMModem;协同教育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