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活体肿瘤内潜在氧合区域Carbogen(93%的O2与7%的CO2混合气体)吸入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oxygen-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MRI,BOLD fMRI)技术;建立非血液动力学响应函数(non—hemodynamic responsefunction,non-HRF)分析图像后处理算法。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价该功能成像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1.Wistar大鼠17只(雌雄不限),制作C6胶质瘤皮下种植模型。2.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和Micro47显微线圈,对C6胶质瘤荷瘤鼠皮下种植瘤进行磁共振图像数据采集,包括:①采用T2WI-TSE、T1WI-TSE平扫以及3D T1WI-FFE和T1WI-TSE增强扫描;②吸入Carbogen气体BOLD fMRI扫描;3.建立non-HRF分析图像后处理算法,按显著性差异程度生成活体肿瘤内氧合地图。4.取出荷瘤鼠皮下种植瘤体,制作与氧合图扫描方位一致的瘤体大切片;5.将氧合地图上标示的肿瘤内部“乏氧”和“氧合”区域与相应层面的瘤体大切片坏死和实质区域作比较,观测二者的位置及范围是否相符。结果:1.17只大鼠皮下种植C6胶质瘤细胞3-5周后成瘤,瘤体平均直径为38.49mm。2.肿瘤实质区Carbogen吸入前与吸入后的BOLD信号强度水平间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肿瘤坏死区Carbogen吸入前与吸入后的BOLD信号强度水平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氧合地图中标示的瘤体内明显氧合区和无氧合区的位置及范围与相应区域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符合。结论:Carbogen吸入BOLD fMRI技术及非血流动力学响应函数分析图像后处理方法,能无创、可靠并重复地检测活体胶质瘤的瘤体内氧含量变化,从而能检测出瘤体内潜在的氧合区域,可为遴选适合于氧增敏治疗的肿瘤患者提供依据,治疗过程中对肿瘤内氧合情况变化的动态检测,有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