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土壤磷吸附解吸及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nnhong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Phosphorus)是植物生长是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磷施入土壤后,易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并被土壤矿物固定,其在当季的作物利用率仅为10%~25%。且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的营养元素,大量磷肥施入土壤中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会产生一定的环境风险。生物炭已被作为一种改良剂而广泛应用,其具有含磷量高表面积大的特点。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都表明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但有关生物炭对土壤自身磷的转化及外源磷肥进入土壤后的转化等的影响的研究尚少,且目前关于生物炭对土壤磷吸附解吸影响的结论尚不统一。为此,本实验采用等温吸附试验来研究生物炭加入土壤后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再通过培养试验,分别在不加磷肥和加磷肥的情况下,研究生物炭对土壤中磷形态转化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对外源磷肥进入土壤后形态转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有:(1)吸附试验的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当平衡浓度低于100 mg/L时,生物炭添加比例为0.5%和1%的处理表现出促进土壤磷吸附的作用,生物炭添加比例为3%和6%的处理表现出抑制土壤磷吸附的作用。当平衡浓度高于100 mg/L时,生物炭添加比例为0.5%和1%的处理则表现出促进土壤磷吸附的作用,生物炭添加比例为3%和6%的处理也表现出促进土壤磷吸附的作用。解吸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磷浓度下,均表现在同一初始磷浓度条件下生物炭添加比例为0.5%时解吸量较高。所以,生物炭对土壤磷吸附有促进作用。但应当注意添加比例,适量的生物炭既能减少磷的淋溶损失,又能很好的解吸出来供植物吸收利用。(2)单施生物炭培养试验的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土壤Olsen-P的含量,且土壤Olsen-P含量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Hedley-P分级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各处理土壤各形态磷含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各处理土壤中NaHCO3-Po、NaOH-Po和HCl-Po的含量均在增加,添加生物炭各处理的增加量和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且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生物炭促进土壤磷素从无机态向有机态发生转化。(3)供磷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降低了磷肥在土壤中的有效性。Hedley-P分级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施生物炭各处理土壤H2O-P含量均低于对照,而其他形态磷的含量均高于对照;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各处理土壤的H2O-P,HCl-Pi和HCl-Po含量在减少,而NaHCO3-Pi,NaHCO3-Po,NaOH-Pi和NaOH-Po的含量在增加。其中,添加生物炭各处理土壤的NaHCO3-Po,NaOH-Pi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通过磷肥转化可以发现生物炭促进外源磷向Na HCO3-Pi,Na HCO3-Po,Na OH-Pi和NaOH-Po这四种形态发生转化。
其他文献
人生理想是人生所要寻觅的目的 ,人生道路则是实现人生目的的过程。在人生道路上,要面对自立与合群、竞争与合作、利己与利人,以及奋斗与成功等问题。正确处理上述问题,才能
<正> 把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无原则地和机械地拼凑在一起,企图调和那些不可调和的东西,这就是哲学上的折中主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调和主义。折中主义本质上是一
<正>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的判断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涉及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组成和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等方面的知识。一、n=V/22.4的适用条
水质检测是控制水质量的重要途径,必须对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检测方法的稳定性进行充分的探讨,提高水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从水质检测的技术指标入手,通过检测过程中优
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培育、践行等方面出发,结合当前基层社会组织特别是国有企业基层班组,就如何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其中个人层面的要求来开展团队教
北京奥运会、天津亚锦赛、土耳其世锦赛之后,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篮球研究热潮,对中国篮球运动水平、篮球职业化、篮球竞赛体制、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篮球训练、篮球教学等一系
<正>近日,小米发布了和大英博物馆联合设计的"小米MIX 2S艺术特别版",这部特别版手机,主体外观、操作系统主题和外包装均采用了大英博物馆的一款16世纪馆藏马约里卡陶器,这件
1 概述修武县北部太行山区岩层属石灰岩,上部履盖层多为砂砾石、卵石并有少许粘土,且下部石灰岩层也有不同程度的风化,砂砾石、卵石层为强透水层,在该区修建集雨工程,首先应
过去,虽然湘赣鄂三省各自依据自身优势资源发展了钢铁、汽车等产业,但是长期以来,三省并未打破地域界限形成跨省的规模经济效应。如今,地方政府联合出台的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集中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农户借贷各有特点。通过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陕西咸阳渭北地区(长武县、彬县)对8个村102个农户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传统农区农户借贷需求大,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