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山区聚落空间演变及规划调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ux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区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区域。海拔高、环境恶劣、经济贫困、交通闭塞是山区聚落的普遍特征,而这些特征使我国山区人居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难度加大。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规划配置山区聚落空间的各要素是山区建设的重点。湘西自治州位于湘、鄂、赣、渝四省交界处,是武陵山区的一部分,境内山地面积占了全州总面积的81%。同时,作为湖南省少数民族最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聚落形态较原始且特色鲜明。选取湘西自治州作为研究区域,对于湖南省乃至全国山区聚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湘西自治州2000年、2006年、2013年三个不同城镇化水平时期的遥感数据和DEM数据为基础,经过遥感影像预处理、聚落斑块的提取、地形数据的叠加等步骤,运用AcrGIS10.0中的核密度估计法、缓冲区分析、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三个时期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调控策略。研究结果如下:(1)湘西自治州山区聚落空间演变呈现出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相关的演变规律。聚落规模和聚落密度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增长,聚落密度呈现以“西北-东南”为扩展轴、以南北两端为辐射点的演变格局。山区聚落整体上朝着海拔200-300m、坡度为5°-15°、距河流500-2000m的地区演变,同时,人口流动频繁、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政策扶持力度大的地区山区聚落发展较快。聚落形态演变上,聚落空间呈现出越来越规则的形态,聚落的破碎化程度显著降低。(2)影响聚落空间演变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各个方面。其中海拔、坡度、坡向、河流等自然因素限制了聚落的发同时,人口流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交通路网的完善程度、政策的调控也使聚落空间发展演变受到影响。(3)针对湘西州聚落空间演变的趋势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湘西自治州的实际情况,湘西自治州山区聚落建设应以“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协调发展及城镇聚落与乡村聚落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以聚落空间的区位、规模、形态、结构为主要规划调控内容,从城镇化发展、产业发展、聚落空间布局、聚落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进行规划调控,以加快实现湘西州山区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对交联聚乙烯绝缘三芯光电复合海底电力电缆的工艺技术及关键的制造装备进行了介绍。
廉洁文化是以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廉政文学艺术等为载体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吉林省靖宇县中医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与参考
对于我国的目前的大部分煤矿,其排出的废水大部分都没有经过相应的处理,而是直接排到自然环境中,对煤矿附近的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
象似性主要是指语言形式与经验方式、认知规律与概念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认知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反应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也产生了诸
文章识读并遴选重要文献,围绕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构建进行内容梳理和阐释。首先从古籍保护学科名称、学科属性、现有理论体系、学科建设方式、准备工作等方面呈现古
章太炎《文始》一书"总集字学、音学之大成",不仅开创了科学的汉语字源学,而且也是其音韵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和综合运用,是章氏音韵研究的代表之作。《文始》在音韵学上的价
为了研究不同pH值处理土壤对高丹草、狼尾草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试验将高丹草、狼尾草和黑麦草种子均匀撒入装有沙壤土的花盆中,每盆50粒,重复3次,放入温室内培养,采用pH值为
不典型桥脑出血的诊断(附2例报告)曹秋云,张丽君(附属医院神经科,256603阳谷县中医院)关键词桥脑;脑干;桥脑出血一般桥脑出血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非典型桥脑出血仅靠临床表现难以诊断。通过对
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地区物流业与地区经济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地区经济、地区物流业需求和地区物流业供给三个方面确定系统边界,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