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上游的自然环境随着千百年的地壳运动以及人类繁衍,孕育出了独特的生态及资源结构,从而也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黄河上游典型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固然有赖于所有社会人的聪明和才智,但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同:唯有以强大的资源支持为后盾,社会经济才可能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生生不息的发展空间。本文即试图从资源入手,对比黄河上游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资源现状,研究在典型的资源环境下,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才能准确把握该地区的优势资源,从而建立切合实际的战略指导和新型开发途径。 文章开篇首先简要介绍了甘肃和宁夏两省区的经济、资源和社会发展状况,指出过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是导致两省经济发展滞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章,采用区位商的方式和赋予的经济意义,通过计算,比较了过去5年中甘肃、宁夏两省区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煤炭、原油、旅游、进出口、人口等与资源产业密切相关的行业的区位商,并提出通过对所获得的区位商数据建立有序的单变量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可以获知某项资源产业是否在该省具有明显的优势的计量方法,为判断并选择区域性的优势产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工具。特别的是,文章以甘肃省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例,解释了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所能获得的重要经济意义,并明确指出数据样本的选择是决定回归模型准确程度的关键因素。 第三章的分析首先是从西部全局的角度出发而谈的。在对整个西部地区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之后,提出资源开发渠道单一导致了地方经济缺乏竞争力,而区域性发展方式雷同,又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低下,资源虚耗。长久以来,东西部资源的不等价交换已经造成西部利益大量的流失,同时“市场”的安全性隐患也不断威胁着西部企业的健康发展。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西部整体资源开发不足,经济发展滞后,企业发展缺乏后劲的重要因素。然后针对甘肃和宁夏两省区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黄河上游典型地区资源开发不足所不同于西部整体的特殊原因,从而为后文论述发展战略,提出新型的开发途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第四章中,针对上述阐明的甘肃、宁夏两省区资源开发不足的成因,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战略指导思路。例如,提出发展支柱性资源产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新体制,提高企业竞争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战略,这是改变甘肃、宁夏两省区发展现状,加快优势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最后,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之上,结合甘肃、宁夏两省区的实际情况,论文描述了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新型资源开发途径,期望能通过这些途径,高效、合理、迅捷地把握两省区地方经济发展的脉搏,突破发展瓶颈,从而实现甘肃和宁夏经济发展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