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动员治疗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biao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能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引起微血管病变闭塞,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的11倍,且周围动脉硬化发展快,程度重,范围广。由于糖尿病主要引起下肢远端微小血管的病变闭塞,常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易引起下肢远端缺血而致坏疽。   “治疗性的血管形成” 目前已被广泛接受,已有报道采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或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直接注射治疗糖尿病肢体缺血或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肢体缺血,前者由于基因治疗的安全性而受到质疑,而后者对于单纯移植CD34+细胞还是多种干细胞一起移植仍在争论中。本研究采用自体骨髓动员以观察单纯骨髓动员对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1 通过动物实验复制动物(SD大鼠)糖尿病模型及后肢缺血模型,通过毛细血管密度的改变观察骨髓动员治疗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的疗效。2通过骨髓动员前后血CD34+细胞和白细胞的含量变化,观察大鼠肢体急性缺血后是否存在骨髓干细胞动员状态。3通过内皮功能动态的监测,观察骨髓动员对糖尿病大鼠全身血管病变的影响。   方法:实验对象SD大鼠25只,雄性,8周龄,体重180-250克之间,制备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2组,其中15只进行骨髓动员(A组),其余10只不进行骨髓动员,为空白对照组(B组)。骨髓动员后及动员后3天从A、B两组大鼠内眦静脉取血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WBC和CD34+细胞。骨髓动员前及动员后第2、4周于内眦静脉取血检测ET和NO水平,动员后第4周取双后肢肌肉做病理检查,检测毛细血管密度观察骨髓动员治疗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的疗效。   1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制备   大鼠禁食12小时后,按65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1.5-2ml,给药72小时后连续两次通过尾静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16.65mmol/L作为糖尿病大鼠模型。   2 糖尿病大鼠后肢血管病变模型的制备   麻醉大鼠后,取其双侧腹股沟韧带至膝关节上下各行一纵行缺口,分离、结扎、离断股动脉及其分支。观察3天,手术后肢逐渐萎缩,活动力下降,无坏疽,为糖尿病大鼠后肢血管病变模型的制备成功。   3 骨髓动员   糖尿病后肢缺血模型制备成功后,A组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ug.kg-1.d-1),同时B组每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d,连续3天。继续饲养大鼠4周。   4 外周血WBC和CD34+细胞计数   动脉离断术后当天从A、B两组大鼠内眦静脉取血0.5ml,同法骨髓动员3天后以上大鼠各取血0.5ml,采用Ficoll液离心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ITC-CD34+单抗标记后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WBC和CD34+细胞。   5 血管内皮功能生化指标的测定   血浆一氧化氮(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单位:umol/L。血浆内皮素(ET)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单位:pg/ml。   6 注射部位肌肉中毛细血管密度的测定   常规方法制备大鼠肌肉光镜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行CD34染色进行毛细血管密度的测定。   7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进行比较,实验前后用配对资料t检验进行比较,两组以上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用P值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极显著性。   结果:   1 实验动物观察   双侧股动脉离断后3天大鼠缺血后肢逐渐萎缩,活动力下降,所有动物在处死取材时局部均无明显坏疽。   2 流式细胞仪检测WBC和CD34+细胞结果显示:   A组动脉切除术后当天(n=15)WBC和CD34+细胞分别为(7.37±1.36)×109/L和(0.15±0.04)[%],动员3天后,(n=15)WBC和CD34+细胞分别为(22.53±2.44)×109/L和(2.27±0.38)[%],明显高于动员前(P<0.05),说明肢体缺血和G-CSF动员能明显提高外周血WBC和CD34+细胞含量。B组动脉切除术后当天(n=10)WBC和CD34+细胞分别为(7.38±1.15)×109/L和(0.16±0.05)[%],未行动员3天后,(n=10)WBC和CD34+细胞为(9.82±1.40)×109/L和(0.45±0.10)[%],CD34+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说明肢体缺血能明显提高外周血WBC和CD34+细胞含量。但A组比B组外周血WBC和CD34+细胞比例增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G-CSF动员能明显提高外周血WBC和CD34+细胞含量。   3 血浆NO和ET水平的测定   A组和B组动员前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员后第2周、第4周A组NO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动员前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各期E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毛细血管密度的测定   A组CD34染色阳性的毛细血管密度为4.9±1.6个,高于B组3.7±1.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大鼠肢体急性缺血后,存在骨髓干细胞动员状态,外周血CD34+细胞升高。   2 骨髓干细胞动员剂G-CSF可以明显扩大肢体缺血对干细胞的动员效应,使外周血CD34+细胞数目远远大于非动员组。   3 骨髓动员可以显著增加缺血肢体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密度,说明骨髓动员能促进缺血肌肉组织的血管再生。   4 骨髓动员可以显著降低肢体的缺血程度,改善缺血肢体的整体运动功能,改善内皮功能。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消防防火在各行各业中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公共娱乐场所的人员流动量较大,构成形式比较繁琐,因此,极易发生火灾.针对公共娱乐场所构建消防防火措施,既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发生
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中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时代逐渐到来.网络技术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当中
黄芪为常用中药,属豆科植物,以干燥根入药。一般667甲方米可产干货250千克,经济效益较高。其栽培技术是: Astragalus is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枸杞子果实采收分春果、伏果、秋果3个采收时期:6月初至6月下旬来收的果实为着果;6月下旬以后采收的果实为伏果;9月下旬来收的果实为秋果。春果质量五好,肉厚、味甜、果大、颜色
随着信息技术与新闻媒体的深度结合,当前社会也迎来了全媒体时代,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生活面貌,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新时期,我国广播电视媒体行业要想实现自身
在高海拔地区对7个杂交水稻组合耐低温能力、抗稻瘟病能力及产量形成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优77,威优77两组合耐低温能力和抗稻瘟病能力均较强,且产量也较高,适宜在高海拔地区光温
真实观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有资产阶级新闻学著作、记者职业团体都强调这一点。所有资产阶级新闻媒介都宣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0-60年代):“大型机时代”,以集中式计算、处理为主要的工作方式。 第二阶段(70-80年代):“个人机时代”,以分布式计算、处理为主要方
在现在的社会上,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计算机的需求越来越大,渐渐的计算机已经遍及了我们的日常,成为我们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当然计算机也为我们的生活娱乐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