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地区城市排水管道更换升级过程中面临信息缺乏、高成本、高浪费等多种问题。借鉴国内、外非开挖修复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总结,从修复技术的选择到施工的设计,以及可靠安全性施工管理进行了研究探讨,提高非开挖修复技术在广州地区的应用水平。基于目前对广州市排水管道运行信息的调查和检测数据的搜集整理,掌握检测区内排水管道管径、管材、埋深、缺陷等基本情况,明确了目前广州市排水管道具体面临的问题和修复目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A、B两管段,进行具体的修复技术选择、修复技术设计和安全施工管理的研究。A管段选用管径为400mm,埋深为3.2m,管材为混凝土,修复指数RI为6.4的管段。B管段选取管径为800mm,埋深为4.4m的混凝土管段,RI为6.9。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排水管道修复技术进行选择,全面比较筛选目前国内市场常见的修复技术,得出螺旋缠绕法、原位固化法、穿插法三种方法适用于广州市排水管道的修复。并从施工条件、费用、效益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到上述方法分别针对于A、B两种管道修复时的优选次序:A管段的修复首选螺旋缠绕法,B管段的修复首选原位固化法。运用螺旋缠绕法修复A管段时,主要进行了内衬管强度和硬度的设计,得出最小设计承压强度为0.022MPa,最小设计硬度为15.8×103MPa-mm3。运用原位固化法修复B管段时,主要进行了最小壁厚设计和参数变化分析,得出该管段的最小设计壁厚为32mm,最大影响参数为管道椭圆度修正系数C。针对非开挖修复过程中施工控制与风险管理主要采用了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的方法,对螺旋缠绕和原位固化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整体全面管理。分别得出需要对螺旋缠绕法的32种潜在危害因素,20个关键控制点和原位固化法的37种潜在危害因素,24个关键控制点需要进行监控管理分析。本研究成果将为广州市及其他城市科学实施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施工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该研究方法亦可拓展到整个城市地下管线基础设施的施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