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期以来,因受到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大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危状态,后继乏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底,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全国拉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下,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进入了有序开展阶段,作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的壮族歌圩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也存在很大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理论、旅游文化学理论以及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以南宁市壮族歌圩文化开发为切入点,分析显示:南宁市壮族歌圩文化开发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与文化兼容、语言交流障碍与歌词低俗、基础设施不完善与策划人才匮乏、传承人断代现象严重、保护开发资金匮乏以及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对南宁市壮族歌圩文化旅游开发的潜力分析提出南宁市壮族歌圩文化旅游开发的构想。在南宁市壮族歌圩文化旅游开发意义以及开发原则的论证下,提出南宁市壮族歌圩文化旅游开发对策即加大保护宣传、加强交流沟通与引导、加大人才培养、深化传承环境、加大资金投入以及资源的区域整合与开发、旅游系统构建及旅游产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