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船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129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国内间贸易往来更为频繁,港口经济和船舶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船队规模和运力来看,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航运大国,从造船总量和手持订单的数量上看,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1]。但是自2007年3月以来,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同时给我国船舶工业带来了沉重打击[2]。为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政策的框架内为蚌埠市船舶工业未来发展提出一个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发展战略[3]及对实施此发展战略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首先,本文对现代船舶工业内涵及发展的趋势、意义、原则进行简单叙述。  其次,本文对蚌埠市船舶工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地方政策、淮河片区船舶工业概况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得出:现在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未来船舶工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发展势头良好。  第三,本文针对蚌埠市船舶工业的具体状况、问题、蚌埠港、淮河航道等内部环境以及与沿淮其他城市船舶工业的比较结果,运用经典的SWOT[4]分析法全面分析蚌埠市船舶工业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同时就金融危机对沿海和内河船舶工业影响的“差异化”,运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第一,在内河沿线,蚌埠市发展船舶行业具有很强的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第二,“低、小、散”和“独自为营”的低质量重复建设的总体状况严重阻碍了蚌埠市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第三,蚌埠市船舶工业产业链不健全,如船舶交易市场和船用产品生产几乎为零,这些产业链中相关配套产业与核心造船业发展不平衡,无法实现整个产业健康协调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建设船舶工业园来协调整个产业链发展。第四,相对其它周边城市而言,本地区政策支持不够,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蚌埠地区船舶工业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的发展战略。并且对蚌埠市船舶工业发展战略和实施此发展战略在宏观调控、加强引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合并重组、资源共享;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人才引进、资本吸收;改善环境、转变职能等六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六条建议基本概括了涉及船舶工业发展的管理、技术、人才、政策、资本、土地等等方面,这部分建议可以作为蚌埠地区政府职能部门规划产业发展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企业在自身发展中进行战略定位和思路调整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所以,加强普通话推广与精准扶贫相融合尤为迫切与重要.对辽宁省“推普”活动的调研表明,普通话在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使用,需从语言国情与语言规划出
21世纪的管理是价值管理的时代,企业的价值管理主要体现在价值投资与价值创造两个方面。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上给予了企业价值管理技术上的支持和理
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担者,在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战略背景下,加强适应于高校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绩效管理能有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发展日益加速,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生存环境的急剧变化,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这些变化使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些压
无论是从社会宏观来看还是企业微观来看,人力资本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自古至今,人力资本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知识经济的到来和蓬勃发展,更使得企业的生存和发
【摘要】对中职生开展德育教育是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补充,而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引导学生懂得关心体谅父母,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适时适宜地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借助英语课堂教学多措并举的对学生渗透感恩情怀。  【关键词】中职英语;感恩教育;渗透;教材;职业理想  【作者简介】池英强,福建省三明市尤溪职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历程中的新兴形式。其出现从管理体制上解决校办企业长期以来校企产权不明、交叉管理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尙处于初创阶段,
有一位教师参加名师评选,按要求需提交介绍个人教学思想的陈述材料。在这份工作总结式的材料中,他详细列举了自己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及获得过的荣誉。当笔者问他能否谈谈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上课,能否用最少的文字概括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时,他表示自己从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其实,这并非是个别现象,而是教师群体在课堂教学实践上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阶段性固化。通常来说,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入职一两年后基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