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猕猴桃对钾(K)素营养需求量较大,常常因为土壤中钾素供应不足而导致猕猴桃果实品质不佳,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是一种常用绿肥,也是钾元素富集植物,有“生物钾肥”的美誉。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同时浸染猕猴桃和商陆的根系,将土壤-商陆根系-猕猴桃根系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养分环流圈。论文在温室条件下,以一年生美味猕猴桃(Actinidiadeliciosa)‘海沃德’(Hayward)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进行。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清耕耕作、清耕耕作与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清耕耕作与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清耕耕作与接种混合菌剂(G.m+G.i)、间种商陆、间种商陆同时接种G.m、间种商陆同时接种G.i、间种商陆同时接种G.m+G.i,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论文研究了清耕耕作和商陆间作条件下,接种不同AMF对猕猴桃幼苗生长、矿质营养、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及钾素营养传递的影响,综合分析接种AMF与间种商陆对猕猴桃幼苗钾素吸收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1.AMF与商陆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AMF对猕猴桃根系均能产生较高的侵染率,在清耕条件下摩西球囊霉(G.m)、根内球囊霉(G.i)、两种球囊霉混合剂(G.m+G.i)的侵染率分别为:53.02%、38.74%、37.80%,在间种商陆条件下三种AMF的侵染率分别为:55.39%、40.40%、38.12%,均以摩西球囊霉的侵染率最高。AMF在清耕和间种商陆条件下,能有效提高猕猴桃叶面积、主干基部直径、新梢基部直径、植株干重等。在此条件下,植株对菌根的依赖性在28.8%~37.2%之间,菌根对生长的贡献率为22.4%~27.1%。2.AMF与商陆对猕猴桃钾素营养的影响在AMF对土壤、猕猴桃根系和叶片的矿质元素中发现,接种AMF的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含量均有下降,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电导率显著增加,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显著降低。并且间种商陆的处理中,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最低,达到极显著差异。同时,AMF能提高猕猴桃叶片和根系中氮、磷、钾、钙、镁的含量。在间种商陆处理条件下,极显著提高了叶片和根系中钾的含量,但钙和镁的含量较清耕条件下显著降低。3.AMF与商陆对猕猴桃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发现,在清耕条件下三种AMF处理均能提高猕猴桃叶片净光合速率(48.90%~66.94%)、气孔导度(19.32%~42.67%)、蒸腾速率(32.51~38.60%)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降低胞间CO2浓度(17.24%~22.76%)以及叶绿素a/b的比值。AMF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较对照有显著性提高,综合以G.i的作用最明显。在间种商陆条件下,三种AMF处理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与清耕的作用趋势一致,并且与清耕相比差异不显著。4.AMF与商陆对猕猴桃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无论是否间种商陆,接种AMF对猕猴桃叶片保护酶系统均有促进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有增加,有效降低了丙二醛(MDA)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