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相关的产地环境质量研究大多集中于粮食作物、蔬菜、新鲜水果等农产品,而对于森林干果的关注较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是浙江省特色名优干果,受成土母质和经营方式影响,山核桃林地可能存在土壤酸化、土壤养分失衡、重金属污染等一系列的土壤质量问题。然而,国内外对于山核桃及其产地环境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山核桃的生态习性和适生环境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山核桃主产区临安为研究区域,采集了189个林地土壤样品,利用地统计学、Moran’s I多种空间分析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开展了土壤大量和微量元素(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现状及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规律、影响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H平均值为5.23,有87%土壤样点pH值低于6。根据《浙江土壤》所规定的肥力标准(一级含量低,四级含量高)可知:土壤有机质含量三、四等级所占比例为54%;碱解氮含量分布在第三等级的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而63%的区域有效磷不足10 mg·kg-1。空间分析结果显示:河桥中部、清凉峰西部、昌化、龙岗土壤酸化严重;岛石北部为速效钾低值集聚区;昌化、太阳全镇,龙岗南部、北部,清凉峰南部,湍口南部为有效磷低值区。(2)研究区土壤Fe、Mn、Cu、Zn全量平均值分别为25 728.27、615.92、40.75、87.48 mg·kg-1,其中Mn、Cu、Zn含量变幅较大,根据有效态含量等级划分标准可知:研究区Fe、Mn有效态含量丰富,主要处在高和很高2个等级,而有效态Cu、Zn分别有7.41%、19.58%样点含量低于临界值。研究区土壤Fe、Mn、Cu、Zn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低值集聚区分布在龙岗和昌化2个乡镇,而高值集聚区分布在太阳、湍口、和河桥,微量元素含量高低与土壤pH和有机质密切相关。(3)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Cu、Zn、Pb、Ni、Cr平均含量分别为0.37、40.76、87.61、30.10、28.33、56.57 mg·kg-1,局部地区受到Cu、Zn、Pb、Cd、Ni的污染,其中Cd最为严重,属于强生态危害程度,Cu次之。重金属Cd、Cu、Zn、Pb、Ni、Cr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局部空间聚集现象,高值主要集中在太阳、岛石、清凉峰、河桥以及湍口几个乡镇,且以重金属Cd、Cu污染风险概率较高。重金属污染源解析表明土壤Cd、Cu、Zn、Ni、Cr累积主要与矿区开采有关,而Pb可能与肥料的施用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