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金融稳定是宏观金融稳定的基础,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会形成金融危机,损害国民经济、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国把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区域金融风险综合度量体系是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守住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前提,对于实现区域经济金融稳定、构筑金融安全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相关理论,总结出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传导途径及风险类型,构建了区域金融风险综合度量体系,并且实证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现状,总结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在选取指标方面,本文运用专家打分法构建了涵盖宏观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因素、区域金融因素3个子系统,9个子模块,43个监测指标的区域金融风险综合度量体系。在确定指标临界值方面,文章在借鉴巴塞尔协议、国际相关标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历年经济发展状况、各区域经济金融现状,确定了既科学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临界值。在计算指标权重方面,本文分别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实现对各项指标综合权重的计算,终得出区域金融风险的综合度量。在实证分析31个省市自治区方面,文章使用获得的区域金融风险综合度量体系计算了31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风险度水平。基于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区域金融风险度水平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造成区域金融风险差异的主要有区域经济因素、银行业三个指标(拨备覆盖率、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和特殊影响因素两个指标(民间投资/总投资、房价增长率/GDP增长率),我国区域金融稳定性面临区域经济因素差异为主金融因素差异为辅、缺乏常态化的综合度量体系、区域金融制度创新仍存在不足、区域生态环境尚待优化、共性特性并存五个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仍需重视、完善宏观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区域金融制度创新、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常态化的综合度量体系、宏观应对共性、微观解决特性的区域金融风险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