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开发中的社会性别研究——以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为例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旅游研究和妇女研究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而把民族旅游和妇女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章却很少,虽有个别学者针对旅游对目的地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但仅是凸显影响而对妇女自身的价值和发展缺乏应有的关注。近二十多年来,旅游业在我国得到高度发展,妇女在旅游业中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旅游业能否成为她们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自身的平台是本文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由于妇女的特殊性和多重角色的扮演,旅游社区妇女的发展关系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关系着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为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尽绵薄之力。 本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的龙脊梯田景区作为田野调查地点,并从中选出三个典型的壮族村寨即:金竹壮寨、平安壮寨和龙脊古壮寨,采取半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田野调查方法,在旅游学的基础上结合人类学和女性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从时间和空间进行多方位的比较分析。 主要研究民族旅游业开展前后三个村寨的妇女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变化,包括经济地位、婚姻家庭、受教育程度、思想观念和政治参与等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透视本社区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利用性别理论探讨少数民族女性与民族旅游业的关系,涉及民族旅游业发展中文化的传承、劳动分工、利益分配、环境保护、居民参与等问题;注重倾听女性的“声音”,研究女性对解决“三农”问题发挥的作用,探讨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问题以及女性自身价值和权益如何得以体现等问题。 总之,民族旅游业中的妇女研究既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也是女性学研究的具体运用,同时也是当今女性人类学的纵深发展,打破了传统人类学研究的局限,提倡女性视角的人类学研究及重视女性研究对象的理念。用人类学和女性学的视角探讨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这一研究视角不再把妇女参与旅游经济这一行为本身当作一个变量一个参数,而是当做一个主体、一个主题,从而揭示少数民族妇女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及作用。
其他文献
企业家精神推动了我国二十多年改革的进程,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我国目前仍处于转型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条件还很不完善,为发挥企业家精神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产生了一些
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CRO),即向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与药物开发有关的各种专业服务的商业性科学机构,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
在我国,秘书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秘书工作方面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目前我国学者大部份的研究对象仍是公务秘书。
[目的/意义]对美国高校图书馆与情报学专业在线硕士项目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我国开展图书馆与情报学在线硕士教育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邮件咨询
会计稳健性长期以来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就是在于它是财务会计信息的核心内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其在上市公司的发展、投资者做出有效决策以及保证投资者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