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镁、干扰素对小鼠囊型肝包虫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f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及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MI)对小鼠继发性囊型包虫病是否有治疗作用。  方法:原头蚴继发感染于4周龄雄性ICR小鼠,建立囊型包虫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在造模前预先留出10只小鼠作为空白组。即本试验共分成4组:(空白组:10只,不感染包虫原头蚴,不予药物干预;感染组:10只,感染成功后,予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甘草酸镁组:10只,感染成功后予腹腔注射甘草酸镁注射液10mg/kg体重用药,给药频次为每天一次(qd);干扰素组:10只,感染成功后予腹腔注射γ-干扰素1.5×104IU/kg体重用药,给药频次为每天一次(qd)。(用药2个月后剖杀小鼠,称量脾重,计算脾脏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清中包虫特异性抗体IgG4、IgE水平;取包囊计数,称重,计算包囊抑制率;病理H&E染色观察包囊变化。详细观察并记录γ-干扰素(IFN-γ)及甘草酸镁对小鼠继发性囊型包虫病的治疗作用。  结果:造模过程顺利。感染后小鼠腹腔逐渐增大,剖检可见腹腔内透明球形包囊若干,白色透明,大小不等,质地柔软边界清晰可辨。实验组(甘草酸镁、干扰素组)用药后剖检可见大多数囊壁挛缩,部分包囊坏死,与感染组包囊相比明显收到抑制或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各组的继发性感染包囊抑制率分别为54.1%和59.5%,均表示可明显抑制继发感染的包囊生长(P<0.05)。实验结果显示,与感染组相比较,甘草酸镁组和干扰素组小鼠的IgG4和IgE水平较感染组均明显降低,而与空白组相比较均明显增高,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试验成功将人肝包虫病包囊的原头蚴继发感染于ICR小鼠体内,并应用甘草酸镁、干扰素药物对小鼠肝细粒棘球蚴进行治疗,证实了两种药物对继发性小鼠囊型肝包虫病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个故事:有个人种的葫芦结了许多硕大的葫芦,可是由于葫芦太大,四壁又太薄,如果装满酒水肯定会炸裂,倘若锯开它当水瓢,这瓢比锅还大,哪里用的着这么大的瓢呢!于是庄子说:你们只知把水装在葫芦里,却不知把水装在它的外面,把葫芦绑上木板放入河中当船用,不是很好吗?  大葫芦盛不了水,就用水盛它,思维的火花一闪,无用就变成了大用。  1904年以前,冰激凌这种食物并不像现在这样流行,它也
期刊
目的:通过建立一例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志愿患者的脊柱全长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和材料属性添加,来为本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
目的:通过降低参考管电流并采用SAFIRE重建,探讨哪一个SAFIRE算法低剂量组更有利于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不影响图像质量。  方法:选取本院职工行肺CT体检者90例,随机分为对
在全国奶牛养殖业当中,新疆是主要的养殖区域,在全国牧区当中居于前五名,具备养殖业发展的良好条件.然而由于受到养殖技术的限制,新疆的奶牛业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牛奶产出量
目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具有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自噬型细胞死亡
新时期经济发展下,我国农村畜牧产业也取得很大成功,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能够为畜牧业发展奠定稳定基础,实现畜牧产业的现代化建设.文章通过对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