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轴向定子永磁-变磁阻旋转变压器系统设计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信息对闭环电机控制系统极其重要。旋转变压器、光电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电机的转子角位置,其中,旋转变压器在精度和环境适应性方面有着明显的综合优势。变磁阻(variable reluctance,VR)旋转变压器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多极旋转变压器,利用不同的磁阻调制电信号,其定子绕组的电感是转子角位置的函数。相较光电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变磁阻旋转变压器简单且坚固的转子能承受较大的振动应力和离心应力,尤其适合振动环境和高速、超高速等应用领域。此外,VR旋转变压器比传统绕线转子式旋转变压器更易制造。VR旋转变压器的这些优点符合泵、涡轮和压缩机等高速电机对位置反馈应用的要求。新型定子永磁(permanent magnet,PM)-变磁阻旋转变压器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定子永磁发电机,其两相信号(即正弦、余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可用于计算转子位置。它在继承传统变磁阻旋转变压器简单坚固的转子结构的同时,通过永磁反电动势解码角位置的方案,避免了高频励磁(high-frequency,HF)信号的注入。轴向无槽结构使旋转变压器变得紧凑,较径向结构尺寸小。此外,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取代了常规旋转变压器中的绕组线圈,大大简化了制造过程。新型轴向定子永磁-变磁阻旋转变压器结构相较光电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能承受较大的振动应力和离心应力,尤其适用于振动环境和高速、超高速场景。该新型旋转变压器拓扑具有结构紧凑,轴向长度短,易于集成,成本低,易于制造等优点,能够为高速电机应用提供准确的转子位置信息。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在高速、超高速的场合下为电机控制系统提供实时准确的转子位置信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型轴向定子永磁-变磁阻旋转变压器的拓扑结构、转子极数分别为偶数和奇数时的设计方案、旋转变压器在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实际运用等方面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新型轴向无槽定子永磁-变磁阻旋转变压器拓扑结构,并介绍转子极数为偶数时的旋转变压器设计方案,以4-X旋转变压器为例。对该4-X旋转变压器进行有限元仿真(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和分析,制作旋转变压器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该结构的正确性。2.由于奇、偶数转子极的旋转变压器设计不能采用相同的原理,针对奇数极旋转变压器面临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场调制理论的中高速场景下轴向定子永磁VR旋转变压器的设计方案,以5-X旋转变压器为例。运用磁场调制理论,结合新型旋转变压器结构进行方案设计、推导和分析,总结出奇数极旋转变压器的设计指南,并对5-X旋转变压器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3.为奇数极旋转变压器提出另一种基于非叠绕组的全速度场景设计方案,以5-X旋转变压器为例。介绍非叠绕组方案的绕组分布,进行建模和有限元仿真,制作样机,进行实验,验证该设计的可行性,并与上一种奇数极旋转变压器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给出两种设计方案的适用场景。4.给出本课题实验中旋转变压器转子角位置信号的计算过程,设计放大电路,将原始反电动势信号调节到DSP ADC输入范围,给出解码计算位置角的流程。当正余弦两相原始电压信号非正交时,给出将信号正交化的方法。5.为验证本课题所设计的轴向定子永磁VR旋转变压器的实用性,设计了一个电机驱动实验。该实验将4-X旋转变压器与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集成,并在新型旋转变压器解码装置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的电机驱动系统。
其他文献
永磁球形电机作为一种可实现空间运动的关节特种电机,它不但是一个强耦合、多变量的非线性系统,而且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建模误差、负载变化和未知的不确定性等影响。因此,本文从动力学方程、电流-转矩模型和闭环控制策略等方面,详细研究了一种新型永磁球形电机的运动控制策略。本文内容大体如下:1、介绍了该永磁球形电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不同通电方式下的运行原理;分别基于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和欧拉动力学方
学位
生物有机体利用其身体的柔顺性来降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度,这一特性推动了人们对软体机械臂的广泛研究。相比于传统的刚性机械臂,软体臂在非结构化环境和人机交互环境中操作任务更加稳健和顺从,在处理精细脆弱物体、水下无损抓取、外科医疗等领域都受到了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软体臂要成功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需要依赖于控制器的开发。与传统的刚性机械臂不同,刚体机械臂由刚体连接的每个关节的旋转和弯曲来表示运动,而软体臂
学位
为了实现“3060”双碳目标,我国正大力发展以氢能、太阳能和风能等为主的新型能源系统,双馈风力发电机在风电场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双馈风机中含有背靠背电力电子的变流装置,工作过程产生低频和高频谐波电流,为抑制谐波电流对电网的影响,在网侧变流器一端设置了LCL入口滤波器。在实际运行中入口滤波器出现故障或不稳定运行的问题,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现有文献大多将双馈风机的谐波模型
学位
光伏并网发电等新能源并网发电需要逆变器,逆变器输出交流电波形质量的关系到并网电能质量。多电平逆变器具有控制方式灵活、输出波形质量高、开关器件承受的电压应力小等优点,能够适应更高的性能指标要求。因此,本文研究了单相新型混合七电平逆变器,主要内容有:1.概述了多电平逆变器的发展历史与意义,分析了典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常用的控制策略,介绍了多电平逆变器的研究的现状和问题。2.介绍了采用模块
学位
随着高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与不断发展,永磁直流无刷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BLDC)因有着体积与噪声小、重量轻且易于控制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家电、医用器械、航天等领域。众所周知,无刷直流电机需要根据转子位置信号来确定绕组通电顺序,一般情况下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位置信息由安装在电机内部的机械传感器获取,但是机械传感器的安装增加了电机安装的复杂性,同时在恶劣环境
学位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技术迅速发展。驱动电机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核心模块,与传统的电励磁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转矩高、效率高等优点,被视为驱动电机最理想的选择。然而,小体积、高功率密度就意味着高损耗密度,电机过热会导致内部绝缘层破坏和永磁体退磁,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提升电机性能,需要在设计阶段考虑电机的散热问题,保证电机的安全
学位
工业机器人在各个行业广泛运用,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有助于相关产业升级。随着投运时间增长,工业机器人难免出现性能下降甚至故障情况,然而对种类和数量繁多的机器人进行人工巡查变得日益困难,因此对工业机器人进行远程状态监测十分必要。作为状态监测系统的前端硬件系统,精确采集机器人运行状态数据将直接影响状态监测分析精确度。本文以工业机器人为对象,研究工业机器人状态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
学位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新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内容大幅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寻求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整合教材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分析大单元教学特征、现存问题及问题归因的基础上,提出确定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堂实施及进行多元化评价等大单元教学的应用策略。
期刊
作为新能源技术中核心装置的逆变器,承担了电网系统中功率变换的重要任务。中点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凭借耐压高、输出电压谐波畸变率较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功率变换场合。但是,NPC三电平逆变器与两电平逆变器相比,开关元件数量更多,发生故障的概率会更高。为保证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应及时进行故障诊断。本文以NPC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开路故障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如下:1.NPC三电平逆变器在不同故障情况下输出
学位
风电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但目前的风电技术尚有不少亟待完善的问题。因此尽快成熟风电技术、发展风电产业对我国的电网规划与能源发展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在风能行业中,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因具有构造简易、维修简单、成本低等优势,现已在兆瓦级以上的风机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必将成为未来的风机市场中的主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