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华北暴雨中地形动力作用对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user_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更全面的认识、理解云系和降水发展物理过程本质,把云的宏观动力过程同微物理过程相结合起来研究云系的发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选取了2005年7月22日~24日的一次华北暴雨过程作为研究个例。采用1o×1o的NCEP再分析资料和TBB资料分析了暴雨发生的天气背景。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尺度模式ARPS模拟,成功再现了此次暴雨过程,并利用模式的输出结果研究了地形动力过程对云和降水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指出,此次暴雨是在高低空急流的合理配置、水汽向华北的输送和集中、大气不稳定的条件下,由中尺度对流云团所造成的。此次暴雨过程的动力场、云和降水微物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水平气流在迎风坡附近形成风场辐合,雨区与辐合区位置基本一致,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的气流爬升—上升—下沉的中尺度环流。云中冰晶位于最高层,其次是雪和霰、云水,接下来是雨水,0℃层之上云的冷区冰相粒子与过冷水共存。冷云过程对降水贡献较大。冰晶繁生、雪的凝华和撞冻过冷云水增长、雨水撞冻雪转化为霰、霰融化成雨水是降水粒子的最主要源项微物理过程。在不改变模式初始边界条件的前提下,进行了地形增高和降低的敏感性试验,进一步分析了地形引起的动力场变化对云和降水物理过程的影响。数值试验结果指出:地形引起的动力场变化不会改变云中水成物的垂直分布结构,且降水都以冷云过程为主。地形高度增加后,阻挡作用加强,使水汽通量辐合加强,垂直气流增大,中低层云水增多,导致雪撞冻过冷云水增多,促使了雨水撞冻雪转化为霰和霰干增长过程的加强,霰融化为雨水增多,低层雨水碰并云水加强,冷云过程得到增强。地形高度降低后,低层风切变不利于低层垂直气流发展,引起水汽通量辐合区抬升,同时主上升区中水汽通量辐合强度减弱,从而最大云水含量减小、所在高度降低;各种水成物的最大源项微物理过程都减弱,导致地面降水减少。
其他文献
《行风热线》类节目在纠风治乱、服务群众、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此类节目也表现出了节目形态缺乏创新、节目内容重复、监督力度不足、政府职能部门
我们不妨做一个小测试:在一张纸上随手写出马上能想到的国内著名的制药企业名称,在其后面写上其出产的品种.最后看一下,在几个企业的后面,我们能够写出两个或者更多的产品呢?
期刊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探头加压动态观察125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抗感染治疗后10~15天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结的超
养殖业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养殖业收入增长对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30%以上,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重大
肉牛冻精改良成本低、收益高,推广应用这项技术对于发展肉牛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但肉牛冻精改良是一工页环节较多、操作难度较大以及经验性极强的技术。
农村的畜牧业快速发展带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管理不当和发展初期“重发展淡环保”的观念也带来许多有关污染问题,特别加重了水源、土地和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
在系统生态学视野下,从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探讨了现代建筑能量实践中孤立系统观的三大历史成因:以基于热传导的热力学研究为初始因,以源于冷藏工业的绝热技术发展为扩散因,
我国是农业大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选择鸡的饲养,在饲养肉仔鸡的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方面的错误,导致鸡场出现各种疫病,无疑造成巨大
【摘要】信息传播中,细节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往往影响媒体的公信力。本文梳理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个案,从新闻传播实践出发,结合市场营销理论以及受者与传者心理分析认为,细节运用得当能起到以一当十、窥斑知豹的作用,反之则会暗示或误导受众对信息的理解。细节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值得关注与研究。  【关键词】广播细节暗示信息要素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网络科技时代,信息传
为了监测机房、粮库等的温度环境参数,提出了一套基于ARM9的嵌入式温度采集方案。设计利用S3C2440微处理器实现对DS18820控制,从而实现对温度的实时采集并通过终端QT界面显示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