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量呈指数级激增,海量的文献资源为科研活动提供了支撑,同时也造成了信息过载。研究表明,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信息查询,大约占到整个科研过程的一半,因此对研究生信息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论文将研究生的个体特征分为性别、专业、学历和高校等四个方面;将Robinson的情感认知理论用于判断任务复杂性;根据Wilson的信息行为定义将研究生信息行为分为信息检索途径、信息检索方式、信息交流和信息利用等四个方面;据此作者构建个体特征和任务复杂度对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影响模型。本文以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在读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问卷主体包括研究生个体特征、任务复杂度判断和研究生信息行为等三部分)收集研究数据,用肯德尔相关系数探讨了个体特征对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影响,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任务复杂度对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对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影响甚微,仅对研究生检索方式的选择存在微弱影响;学历对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影响强于前者,但也主要影响研究生的信息利用行为;较之前两者,专业和高校对对研究生检索方式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对其它三种信息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任务复杂度对研究生的信息检索途径和信息利用行为有显著影响。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文献主要针对任务复杂度、信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梳理了信息行为和任务复杂度相关理论,界定了本文中研究生信息行为、个体特征和任务复杂度等概念,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该部分是本文的主体,探讨了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发现性别、学历等个体因素以及任务的复杂程度对个体的信息行为会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假设,并且构建了个体特征和任务复杂度对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影响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发放对象是四所高校的在读研究生,共收集到146份有效问卷,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统计分析了研究生信息行为的特征,利用SPSS和Lisrel软件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发现个体特征和任务复杂度都对研究生的信息行为存在一定的影响。第三部分,即第七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本次研究有待完善的地方。提出后期研究可以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任务因素三个角度构建一个系统的信息行为影响模型,指出可以将任务复杂度的研究拓展到其他群体的信息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