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下硫元素对纯铁声速的影响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ayu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诸多的证据表明,外地核中除了主要成分铁(Fe)之外,同时含有10wt%的原子量小于Fe的轻元素,例如氧(O)、硫(S)、硅(Si)等。然而,外地核中究竟含有何种轻元素?这些轻元素的存在对地球磁场的形成机理和外地核的温度分布,乃至地幔柱形成与地幔对流有何影响?是目前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但是以人类目前的技术而言,还不能直接获取来自地球深部的样品,一般实验也难于达到地球深部条件下的温度和压力。而高温高压科学与技术为限定外地核的组分提供了重要途径,其原理就是通过高温高压技术将外地核候选物质置于高温高压环境下测量其密度和声速,并在相同的环境下与外地核的密度和声速相比较,来限定外地核中的主要轻元素。   根据Fe-O-S体系(Fe90O8S2和Fe92.5O2.2S5.3)在高温高压下的状态方程和声速实验数据,Huang等人(Nature,2011)发现Fe90O0.5S9.5体系的密度和声速在相同的环境下与外地核的密度和声速更匹配,因此他们建议外地核是贫氧的。根据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外地核中S的含量不能超过2wt%,所以外地核极有可能是Fe-S-Si体系。但是在研究Fe-S-Si体系之前,非常有必要系统研究在高温高压下S对纯铁的状态方程、声速和熔化温度的影响。这是因为目前有关Fe-S体系在高温高压下的声速数据却鲜有报道。而对于S元素在高压下对纯铁熔化温度的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也只是定性描述。因此在前期的工作基础上,本文选取Fe88.2S11.8(Fe/FeS混合物,Fe/FeS质量百分比:67.66/32.34)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动高压加载技术对其声速进行了测量,并取得了部分创新性成果。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   1.用可加性方法对多种铁合金的Hugoniot线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的Hugoniot线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可加性方法能够准确预估混合物的Hugoniot线,这对外地核候选物质状态方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利用动高压加载技术测量Fe88.2S11.8样品在高压下的声速。应用反碰法和光分析技术,在40GPa~210GPa压强范围内测量了Fe88.2S11.8样品的纵波和体波声速,首次给出了Fe-S体系在高温高压下的声速测量数据。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发现,Fe88.2S11.8体系的体波声速在高压下要明显高于纯铁的体波声速,但是要小于Fe90O8S2的体波声速。由此可见O对Fe的声速的影响要大于S。   3.高压下Fe88.2S11.8熔化行为的研究。根据上述压缩波随压强的变化趋势,发现Fe88.2S11.8体系在110Gpa由纵波声速完全变为体波声速,即在该压强点恰好完全熔化。根据能量守恒,该压强点的平衡熔化温度为2260K。以该点为参考点,通过Lindemman熔化定律可以得到Fe88.2S11.8体系在高压下的熔化温度。与已有的Fe-S、Fe-O和Fe-O-S体系的高压熔化曲线进行对比,首次发现S元素的含量与纯铁熔化温度的降低基本成线性关系,而O元素几乎不影响纯铁的熔化温度。此研究结果对外地核的温度剖面限定具有重要意义。   4.外地核温度和压强环境下Fe-S体系的密度和体波声速的研究。根据已有的Fe和FeS的状态方程及热力学参数,对Fe88.2S11.8混合物的密度和声速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发现与实验测量结果是一致的,表明上述热力学方法和所用相关参数是合理、准确的。利用上述方法迸一步计算了Fe-S体系在外地核下的密度和声速。同Fe88.2S11.8相比,Fe90S10体系的密度和声速与外地核的密度和声速更加匹配。这进一步证实了Huang等人(Nature,2011)的推论正确性,即外地核是贫氧的。综合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外地核中S的含量不能超过2wt%,因此外地核极有可能是Fe-S-Si体系。
其他文献
阵列化纳米结构可以为光生电子-空穴对提供必需的分离界面,并为分离后的光生载流子提供直接的传输通道,这使得阵列化纳米结构在光伏器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纤锌矿结构的ZnO
过渡金属硼化物因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硬度、高熔点和潜在的工业应用而成为近些年实验和理论的研究热点。最近,几种过渡金属硼化物在常压条件下被合成,这就大大降低了它们
在修改引力理论中,拉氏量的准确形式将会决定场方程的准确解,它极其重要的反映了理论的物理内涵。诺特定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修改引力理论的守恒量和对称性的有用工具。f(R)
航天器的升空需要大量燃料的燃烧来为其提供动力。航天燃料甲肼(MMH,monomethylhydrazine)与四氧化二氮(NTO,nitrous oxide)或红色发烟硝酸(RFNA,red fuming nitric acid)等氧化剂组合为一种常用的液体双组元推进剂,燃烧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两个中间体—甲基肼自由基和甲基硝基肼自由基,对于了解整个反应过程至关重要。因此,这两个中间体裂解反应的理论计
摩擦学是研究一对相对运动及有相对运动趋势表面之间的摩擦、磨损、润滑及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门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科学。摩擦现象在自然界以及科学实验中随处可
在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学中,光()的非经典性质不但在理解物理的基本原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而且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一些传统的量子态(粒子数态、相干态、压缩态
随着量子光学的发展,传统的高斯量子态在许多方面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研究要求。为此,科研人员提出了利用非高斯操作(如光子增加或扣除)的方法对高斯型量子态进行操控,从而获得许多
用飞秒激光以适当能流作用于处在一定气氛(一般是SF6)中的单晶硅片上,加工后的表面区域可以得到准周期排列的微米尺度锥结构。在这些微结构的表面层(约300nm厚)中存在过饱和掺杂硫
在民主选举过程中,选民的投票行为是政治参与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因而,普遍、平等、直接、公开的选举制度被认为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特征之一。关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深刻认识和把握其理论精髓,有助于我们领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转化为改造世界、造福于人民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