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了BaGd2ZnO5:Dy3+,Yb3+纳米晶体、BaGd2ZnO5:Nd3+,Yb3+、Gd(PO3)3:Ce3+,Yb3+和BaGd2ZnO5:Ce3+,Yb3+荧光粉的下转换发光过程,研究了其光致发光光谱,并结合能级图,得出掺杂离子的能量传递机理,计算了下转换能量传递效率和量子效率。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aGd2ZnO5:0.5mol%Dy3+,xmol%Yb3+(x=0,0.5,1,3,7,10)荧光粉材料,用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样品为纯相,并用扫描电镜得到了样品为杆状颗粒,半径大约为500 nm。在971 nm激发下,测量了荧光粉不同激发功率密度下的发射谱线,发射蓝光、绿光和近红外光。此外,测量了354 nm激发下从可见光到红外光范围的发射谱,结合Dy3+和Yb3+的能级图,分析并研究了其下转换能量传递过程,得出Dy3+与Yb3+间发生了近红外量子剪裁,测量了样品的发光寿命曲线,最终计算得到荧光粉的最大量子效率为158.0%。(2)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d3+和Yb3+共掺杂的BaGd2ZnO5荧光粉,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证明样品为纯相。通过激发、发射谱和能级图,证明Nd3+与Yb3+间发生了能量传递,通过测量发光衰减曲线,得到了样品的寿命,在不考虑浓度猝灭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了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1.9%。(3)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Ce3+和Yb3+掺杂的Gd(PO3)3荧光粉,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证明样品为纯相。通过激发、发射谱和能级图,证明了Ce3+和Yb3+之间发生了共合作量子剪裁,通过发光衰减曲线,计算其最大量子效率为123.7%。由于该下转换材料具备宽带吸收、窄带发射和高能量传递效率等特点,可有效的用在硅基太阳能电池上来提高转换效率。(4)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b3+掺杂的BaGd2ZnO5荧光粉,后期实验的需要,又采用相同方法制备了Er3+和Yb3+掺杂BaGd2ZnO5荧光粉和Ce3+和Yb3+掺杂的BaGd2ZnO5荧光粉,XRD证明样品为纯相。此外,测量了荧光粉的激发谱和发射谱,研究并分析了基质与Yb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此外,为证明该能量传递的有效性,将BaGd2ZnO5:Yb3+与BaGd2ZnO5:Er3+,Yb3+的激发谱强度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出从BaGd2ZnO5基质到Yb3+能量传递是有效的。之后,发现在BaGd2ZnO5:Yb3+中掺入Ce3+后,得到了从230 nm到400 nm的宽带激发谱,峰值在261 nm和312 nm,经过分析得出Ce3+的加入改变了基质周围的晶体场环境进而达到了拓宽光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