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诱变水稻新品种五工稻一号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将水稻干种子作为模式研究材料搭载于返回式卫星,返回地面后通过对突变体进行筛选和鉴定,获得了一批具有高产、抗病、营养丰富等优良性状的诱变品系。其中产量提高10%以上的空间诱变水稻新品系971-5水稻已经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被命名为“五工稻一号”水稻。  为了探索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机理和空间诱变水稻变异性状的产生原因,以五工稻一号水稻以及其地面对照水稻品种五优稻一号为实验材料,通过使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肽质量指纹图谱方法,对其分蘖期叶片蛋白质组以及差异蛋白质进行研究。使用考马斯亮蓝对蛋白质双向电泳凝胶染色,获得了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经PDQuest软件分析,在五工稻一号水稻和五优稻一号水稻的等电点分布为3到10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上分别检测出337个和356个蛋白质点,其中共有252个点相互匹配。在两个水稻品种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中,有两处蛋白质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这两处差异蛋白质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测试以及数据库检索表明,其中一处为未鉴定过的蛋白质,另外一处属于富含甘氨酸的RNA结合蛋白质。编码这类富含甘氨酸的RNA结合蛋白质的基因的特点之一是其表达受植物激素、干旱、损伤及病毒侵染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结合对稻瘟病抗性的鉴定,五工稻一号水稻相对于五优稻一号水稻在稻瘟病抗性水平上有明显的变化,提示此蛋白质可能与稻瘟病抗性变化有关。结合以往的基因组多态性分析表明,空间环境引起了基因组DNA的变异,进而导致了蛋白质组的变异,从而产生了高产、抗病的优良性状。  应用双向电泳研究空间诱变水稻蛋白质组变化,可以发现并鉴定差异分子量和差异等电点的蛋白质,进而将有可能发现相应基因的突变特征。因此,空间诱变方法为取得适合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材料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进一步精细研究空间环境引起蛋白质组表达量的差异,还应同时应用能进行蛋白质定量分析的其他技术。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分析丙泊酚/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发老年人苏醒期谵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9月收治的78例接受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
镁(Mg)作为叶绿素的中心原子及多种酶类的活化剂,参与了植物光合作用等多种代谢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之一。杜梨(Pyrus betulaefolia)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梨树
目的:探讨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
本研究以大豆品种“合丰3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和诱导时间等因素对子叶节和茎尖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并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茎尖转化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探讨。为建立稳
第一部分,人白介素12基因的克隆.溶瘤病毒是一类在肿瘤细胞中特异性增殖的病毒.以溶瘤病毒为载体将外源抗癌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是刘新垣院士提出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称为"
目的:分析萎缩性阴道炎实施甲硝唑、雌激素联合局部用药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选取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统计患者的疾病疗效.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血栓通针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单用血栓通针治疗)和40例实验组(血栓通针+丁苯肽
锌(Zn)是梨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然而,近年来生产上梨树缺Zn现象较为突出。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ge)是我国梨树的主要砧木,“黄冠”(P. pyrifolia)和“翠冠”(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 h以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尿激酶100万U静脉输液,30分钟内输完.按NIHSS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从视频图像中提取人脸并进行识别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和身份认证等领域。由于人脸识别具有隐蔽性、实时性、非接触性和实用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