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衡派的思想观点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研究的人也不断增加。学衡派已不单纯地被视为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而是有着深刻思想内涵,能够运用怡当方法,将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思想相结合,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衡》杂志的口号明确了他们的主张:“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学衡派诸成员致力于翻译并介绍西方古代重要学术文艺思想,及近世学者论学之作,以反对五四新文化、发扬中国文化为已任。他们不仅针对了当时盛行的科学主义万能论,对唯科学主义加以批评,更是有力地反击了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因此,本文将重点从学衡派对科学主义反思的角度出发来论述,对学衡派的文艺思想加以论述。学衡派的诸多思想中,有直接对科学主义加以批判的,也有间接反思科学主义的内容,而学衡派的文艺思想中,大部分都是从问接的角度来反思科学主义的。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是对科学和科学主义概念的理解。关于科学主义概念的界定没有统一固定的解释,研究者们通常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将其赋予不同的含义。科学主义最早出现于西方,后期传入中国。本文将对科学主义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历程做简略概括,目的在于为第二章反科学主义的出现及学衡派反思科学主义作背景铺垫。第二部分重点论述学衡派如何直接地反思科学主义。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是学衡派的理论基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他们用以批判科学主义的思想武器。在本章中我们可以了解新人文主义的内涵,充分体会出学衡派对传统文化的尊崇。第三部分即是论述学衡派从间接的角度反思科学主义的文艺思想。学衡派的文艺思想中诸多地方体现其对科学主义的批判和不满,同时他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也推动其文艺思想的形成。通过对学衡派从直接和间接的角度反思科学主义的论述,有助于我们当下更好地对科学主义进行反思,也能够使我们对学衡派的思想观点有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