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垂丝海棠和重瓣垂丝海棠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首次对其有性生殖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同时利用PAS反应比较了两种海棠花药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并对两种海棠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垂丝海棠和重瓣垂丝海棠花芽形态分化都始于6月,同样经历了花芽分化前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阶段。垂丝海棠的花序类型相比文献上描述的伞房花序,更加偏向于伞形花序。重瓣垂丝海棠多轮花瓣的来源与雄蕊原基关系密切。(2)垂丝海棠花药具4室,花药壁包含有1层表皮、1-3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细胞、1层绒毡层细胞,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主要产生三角锥形四分体。绒毡层细胞在花药发育中不正常。(3)垂丝海棠有雄性不育现象,成熟花药中无花粉。其雄性不育的发生可能与绒毡层细胞空间位置上的异常、绒毡层细胞本身发育不良,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运转密切相关。垂丝海棠药室壁细胞在四分体和绒毡层降解后异常增生,细胞增生的营养可能来自败育的四分体和绒毡层细胞,也有可能来自药壁组织中存在的淀粉粒。(4)重瓣垂丝海棠花药具4室,花药壁包含有1层表皮、1-3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细胞、1层绒毡层细胞,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绒毡层类型为腺质绒毡层,成熟花粉大多2细胞型,偶见3细胞型花粉。重瓣垂丝海棠的败育花粉发生在两个阶段:①四分体阶段,②绒毡层细胞完全降解阶段。(5)垂丝海棠子房胎座为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偶可见双珠心现象,大孢子四分体为线型排列,胚囊发育为单孢蓼型胚囊,胚乳类型为核型胚乳。有些种子中可以观察到多胚现象,多胚来自于近珠孔的珠心细胞。(6)重瓣垂丝海棠也为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重瓣垂丝子房体积随着心皮数量的变化差异明显,结合对重瓣垂丝海棠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切片观察,以及不同数量心皮雌蕊柱头可授性的差异性,推测重瓣垂丝海棠雌蕊败育对胚囊和大孢子发育有一定影响。重瓣垂丝海棠雌蕊败育的类型为:子房发育异常。(7)物候观察发现,垂丝海棠群体花期持续17-19天,单花花期1天,开花时花药呈现乳白色。重瓣垂丝海棠群体花期持续15-16天,单花花期可达3天,重瓣垂丝海棠开花时花药呈现淡黄色至金黄色。垂丝海棠可观察到明显的反季节开花的现象。(8)垂丝海棠P/O比为0,OCI=3,重瓣垂丝海棠P/O约为2209,OCI=4。垂丝海棠雄性不育和重瓣垂丝海棠雌蕊的败育对于繁育系统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利用P/O比和OCI指数对观赏栽培植物繁育系统的测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无融合生殖和伪单性结实现象是导致垂丝海棠高结果率的主要原因。雌蕊败育是导致重瓣垂丝海棠结果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导致重瓣垂丝海棠结实率低下的可能原因是由于存在异交倾向,而实际生长环境中却缺少花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