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形象的演变及其伦理意义——从小说《三国演义》到新编电视剧《三国》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操是一个历史上有巨大影响力且颇有争议的人,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议论纷呈、褒贬不一,难以共识,至今没有定论。然而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始终没有脱离时代的价值理念,不同时代的伦理要求造就了对曹操的不同理解,使得曹操从三国时期真实的形象到今天大众眼中的形象在不断地发生演变。从伦理学的角度解读曹操形象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背后的社会伦理转变,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入地把握曹操的真实形象,而且有助于人们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做出合理的伦理选择。因此,对曹操这样的相对复杂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应从历史、道德、功利等多重角度全面审视,以促进当下人们的精神和道德生活。   本文由前言、四个章节和结语组成。在前言中主要概括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在四个章节中依次论述了曹操形象的历史观、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高希希版新《三国》电视剧中的曹操、曹操形象演变的伦理意义。前三个章节主要在概括客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第四个章节主要对前三个章节的内容展开伦理探讨。整篇文章主要通过对比小说《三国演义》和新编电视剧《三国》,讨论曹操形象的演变以及影响这种演变的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所隐含的伦理意义和伦理价值。结语主要介绍作者自己在构思这篇文章中所取得的收获以及文章尚需改进的不足之处。   已有的研究大多针对曹操、小说<三国演义》甚至电视剧新《三国》进行文学研究,而极少在哲学领域的伦理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曹操形象的复杂性,本文主要沿用历史发展的脉络,结合不同时期对曹操的评价,论述曹操形象的演变带给我们的伦理思考,探寻时代的伦理精神和民族精神,并试图找到如何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合理、公正的评价的方法。
其他文献
学位
在《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这本论文集中哈耶克为这本书写了一篇长篇导言,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不过,在所有这些神话中,有一个最离谱的超级神话,人们一直用它来贬低令我们当今的文明
本文主要通过研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对其代表思想“消费社会”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文章试图对消费社会理论形成的背景进行解读。在客观环境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抓住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