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材料早期水化过程与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yangke0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泥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人们不再只是一味的追求水泥混凝土的高强度,而是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研究上来,以期望得到耐久性和强度俱佳的绿色环保型水泥混凝土。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反应,特别是早期水化反应,直接影响着强度的发展以及后期的耐久性能。对于体系早期水化反应机理以及反应水化产物的发展规律都是早期水化过程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运用无损监测技术对水泥基材料早期水化过程进行连续监测,结合水泥基材料水化反应过程各物理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定量描述水泥基材料早期水化反应进程以及微观结构的发
其他文献
氢能作为极具潜力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之一,成为许多科学家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具有裂解氢气功能的氢化酶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通过人工模拟合成功能类似的模型化合物则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NiRu]氢化酶功能模型化合物的[Ru]前体配合物,该配合物不但可以在水中保持结构不变,而且可以在酸性条件下(1<pH<8)稳定存在;这样就为今后在制备更广泛pH值条件下稳定存
学位
钢纤维混合骨料混凝土是在混合骨料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钢纤维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散乱分布在混凝土中。可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和阻滞宏观裂缝的发生和发展,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抗冲击、抗疲劳,裂后韧性和耐久性也有较大改善。目前,国内外对于钢纤维混合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运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通过轴心抗拉试验和劈裂抗拉试验,分析了水胶比、轻骨料掺量、钢纤维
学位
混合骨料混凝土是介于普通混凝土与轻骨料混凝土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混凝土,是以碎石代替部分轻骨料,体积密度介于1950kg/m3~2200kg/m3之间、强度介于40MPa-80MPa之间的中高强度的混凝土。钢纤维与混合骨料的结合能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例如应用于桥梁结构,海上石油平台,水上漂浮物,船坞,特殊的民用建筑的节点部位等。本文通过75个150mm*150mm*150mm、
学位
混凝土抗渗透能力不足是造成耐久性问题的主要原因,混凝土自身水化产生的微裂纹对渗透性影响较小,然而当结构上存在荷载时,混凝土内部便会以这些初始微裂纹为基础产生新裂纹,随着荷载的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裂纹会不断扩展,导致混凝土抗渗透性急剧下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中通常忽视荷载作用而只研究无损状态下的渗透性,并且研究过程中多以荷载水平为研究对象,使试验结果适用性较差且与实际有所偏离。针对此类问题,本文
学位
过氧化氢(H202)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氧化剂。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化学路线的提出,现代工业对于H202的需求逐年提升。因此,开发一种既简洁高效又环保的H202合成工艺显得尤为重要。近十年来,本实验室通过自主创新,发明了自冷却双介质阻挡放电(DDBD)反应器,并利用此反应器系统开展了氢氧等离子体法直接合成H202的研究工作。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不添加任何催化剂和溶剂,即可获得高浓度及高纯度的H2O2
学位
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承受变化剧烈的冲击载荷,特别是弯曲冲击荷载。纤维混凝土可以改善混凝土材料固有的高脆性、抗拉强度低、抗裂性能差等缺陷,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纤维,尤其是钢纤维,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但将纤维应用到建筑结构中,用以提高结构的抗冲击性能,还有许多问题亟待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针对钢纤维混凝土、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冲击性能开展了试验
学位
混凝土是由由粗骨料、水泥浆及两者之间的粘结界面所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实际水工结构中的混凝土大多采用最大骨料粒径为150mm的全级配混凝土。全级配混凝土中粗骨料和水泥浆所占的比重与普通混凝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粗骨料含量一般高达60%~70%,而普通混凝土中一般仅含有30%~40%的粗骨料。实验室条件下测得的普通混凝土或者湿筛混凝土的断裂指标并不能真正代表和完全反映全级配混凝土的实际断裂性能。为了能
学位
本文实现了外循环径向移动床(ECRMB)生物质气化反应体系与焦油催化热脱除的相结合。以具有高活性耐磨易再生特点的催化剂作为循环床料,采用固体热载体加热方式,以径向移动床催化气化重整反应器为核心,将生物质的热化学转化、焦油的水蒸气催化重整、热载体催化剂的烧炭再生等过程集成在同一自热反应体系中,实现生物质连续气化制备高热值、低焦油含量的富氢气体。在实验室规模ECRMB生物质催化气化装置上,分别以镍基催
学位
随着石油能源的利用在全世界范围内与日俱增,炼油生产规模及生产量也不断增大,炼油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硫化氢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硫化氢不仅对人体有极其强烈的毒害作用,而且可使化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发生中毒现象。分解硫化氢不但可以使其无害化,而且还可以产生氢气,氢能又是极其重要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化工、冶炼、航天等各种领域中。因此硫化氢的分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采用均匀沉淀法所制备的ZnS光催化剂
学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的日益增加,废弃混凝土的处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再生混凝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混凝土工程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已经成为工程材料和结构发展的一个崭新的方向,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新热点。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等。为实现废弃混凝士的有效回收利用提供宝贵的实验数据。本文进行了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标准立方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