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明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曾提出“我欲立情教”(《情史?叙》)的大胆主张,但他以“情”施教的同时,又不离“名教”的道德说教。他对人性的抒发又回归到封建伦理纲常,浓浓的人情味和明白无误的劝诫意图始终难解难分,他的思想亦由此表现出某种情教与名教的矛盾。本论文依据所掌握的有限资料,对冯梦龙情教与名教之矛盾思想予以初步研究,以期对冯梦龙思想作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
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中“情教”与“名教”概念予以明确界定,在此基础上,具体阐释冯梦龙情教与名教之矛盾思想的对立统一之深刻内涵,并进一步阐明其矛盾思想在婚恋观、妇女观、忠义观和释道观等四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第二部分,从儒家传统思想、明代哲学思潮、晚明市民思想和自身人生经历等四个方面探究冯梦龙情教与名教之矛盾思想的形成原因。前两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结合“三言”,探讨冯梦龙矛盾思想的具体特征在其作品编撰中的表现,从而理解他所编撰的“三言”中何以既有一些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又有那么多宣扬封建忠孝节义的内容。第四部分,介绍冯梦龙情教与名教之矛盾思想及“三言”对后世思想及其小说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