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演讲作为公众演讲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目的在于说服听众采取某项行动或改变原有的态度。批评性语篇分析是分析政治语篇常用的分析框架,它视语篇为语篇生成者在形式结构和意识形态两方面进行选择的结果。希拉里在2008年美国民主党预选中的杰出表现,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位耀眼的女性政治家。希拉里用催人奋进的演说,得到了数以万计拥护者的支持。本文通过对希拉里2008年6月7日在国家博物馆发表的退出竞选演说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揭示:演说者如何通过对语言形式的选择实现其演说目的及交际意图;隐含在语篇中的演说者的意识形态;社会历史语境对语篇内容和交际过程的影响。
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家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模式为框架,以韩礼德的三大元功能为理论基础,依据费尔克劳夫提出的描述、阐释、解释三个步骤对此演说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首先,在描述层面,运用韩礼德的三大元功能,从词汇选择、及物性、语气、情态、人称代词、主位结构方面对此演说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其次,结合语篇的语言特征联系语篇内容和语篇参与者对语篇的生成进行解释,这一过程围绕3个问题展开:希拉里退选演说的内容,演说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语言在此演说中所起的作用;最后,联系语篇生成的社会历史语境对语篇进行阐释,进一步揭示隐含在语篇中的演讲者的意识形态。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希拉里有选择地运用了多种语言策略,将自己的意志和观点传递给受众,达到了此次演说的目的。这些语言策略分别表现在体现概念功能的词汇选择、及物性,体现人际功能的句式、情态动词、人称代词,体现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语篇生成者的意识形态隐藏在语篇中,并通过语篇的三大功能表现出来;社会历史语境因素制约语篇的生成和交际过程。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三维分析模式及功能语法对政治演说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解读退选演说提供了新的视角,以期增强英语学习者对政治演说进行批评性阅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