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IP协议称为IPv4协议,IP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通过该协议使得互联网内的任意两台计算机可以进行相互通信。由于其设计的先天不足,在互联网的快速推进下,各种应用、需求被增加到IP网络平台中,致使IP协议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作为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良好的扩展性、路由选择、更好的QoS、内置安全性和对移动IP技术的增强等新特性。这些都将极大地满足用户对网络的需求,也决定了IPv4向IPv6过渡的必然性。由于网络的规模以及目前网络中数量庞大的IPv4用户和设备,实现IPv4向IPv6的完全过渡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许多企业和用户日常工作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他们无法容忍协议在过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当前IPv4主导的网络环境下,IPv4向IPv6平滑过渡成为IPv6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对IPv6协议新特性和IPv6编址技术进行介绍,研究了双栈、隧道、翻译三种基本的IPv4/IPv6过渡技术,应用OPNET仿真软件对这三种技术进行网络通信仿真,并利用GNS3软件实现网络规划和设计,通过对仿真结果和网络设计复杂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双栈技术对单个设备配置简单,但不易实施,对现有的网络设备性能要求较高:隧道技术利用自动配置隧道实现配置较为简单,不需要改动大部分网络设备;翻译技术只需要对翻译设备进行配置,不需要改动其它网络设备,配置复杂但易实施。针对不同网络拓扑环境和应用场景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还分析了当前的热点过渡技术,分析结论如下:6RD可以部署在网络过渡初期,满足以IPv4业务为主,同时拥有少量IPv6用户的运营商;DS-Lite技术可以部署在网络过渡中期和后期,满足以IPv6业务为主,同时兼容IPv4业务的用户和运营商;IVI技术可以使用在网络过渡初期和后期,适合对边缘网络和中小型网络的部署,实现不同网络问的互访。因此,6RD+DS-Lite+IVI的组合方案,可以满足IPv6过渡初期到未期用户对互联网IPv4和IPv6网络资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