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的意义——从黄碧云小说的特色看香港文学的一种可能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gists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梳理香港文学脉络的基础之上,把香港新生代作家黄碧云的小说放在香港文学史这个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指出黄碧云以其小说叙事姿态上的双重性(既切近又超拔),艺术上的前卫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技巧上),审美上更大的饱和度和冲击力(主要表现在主题的拓展深化上),开创了香港书写/书写香港的另一种可能。她关注香港人特殊的生存境遇,同时又超越了自己的前辈比较狭窄的视野,不再局限于香港本土的故事以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自然而然地从现代走向了后现代。这表明,香港小说在进入转型期(1984——1997年)后整个审美指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论文分五部分。第一章概述了“香港文学”的脉络及香港书写的三种姿态。这是我们考察黄碧云小说创作的文化背景和文学背景。第二、第三章分别在话题、话语上对黄碧云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在和前代作家、同时代作家的比较中,找出黄碧云作品里的“特质”,进而阐释梳理文中无处不在的“香港意识”。黄碧云的作品,关注生活原生态的同时,亦重视人性纵向度的发掘,“向外转”与“向内转”两兼顾,提供了香港书写/书写香港的另一种可能。最后指出,香港文学长久以来的被边缘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它亦步亦趋地跟在“中心”文学之后,没能建立起自身的品格。香港文学在中国文学格局中建立自身的主体性的策略,对中国文学如何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古据应有的地位来说,具有借鉴的意义。
其他文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聚焦问题”就是把教学的过程置于问题引领之中,把问题解决看作学生学习拓展的过程。可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那么,如何解决问
从古诗词的内容来讲,意象就是它的灵魂.在古诗词的鉴赏中,假如能够抓住与充分的理解意象,就能更好的理解诗词的灵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中,教师若想有效的进行教学,提高教
“指尖沟通”场景下,原本意在提效增速的微信群反而成为全能群、夸夸群、复读群、表演群,引致新型职场歪风。究其根源,在于部分群体的投机心理、享乐取向、表演习惯和胆怯心
朗读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本功。它是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刻的理解文意,感知语言、加深记忆,更是在读的过程中与作者对话
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特点,通过四个阶段不同方法和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在懂理会算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熟练灵活地进行口
文章首先阐述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困境,然后分析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数字化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势,最后论述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数字化音乐课堂教学运营,包括建设基本教学内容;依
在我的细心观察下,我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前人们上厕所总是拿本书打发时间,现在他们都带着手机。
自1976年Flavell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以来,中外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广大一线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也有不少的论述,但国内关于高中生化学元学习策略训练
目的通过实验室室间比对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收集武汉市石化医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实验室2014~2019年参加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室间
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宏大体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是一个历来给予政治以特殊关注的国家。 本文研究从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入手,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