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体质论对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慢性盆腔痛的临床观察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87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临床就诊的患者观察发现,血瘀质EMs所致慢性盆腔痛的患者较多,并以寒凝血瘀型多见。本课题基于中医体质论评价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瘀质EMs慢性盆腔痛的确切疗效,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其目的是为中药诊治血瘀质EMs相关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方药。方法:本次研究选取35例寒凝血瘀型血瘀体质EMs慢性盆腔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给予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服药一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自身前后的慢性盆腔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评价、血清CA125水平及血瘀体质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本试验纳入35例EMs慢性盆腔痛患者,有脱落病例,最终完成34例。2.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其中痊愈9例,占26.47%,显效14例,占41.18%,有效9例,占26.47%,无效2例,占5.88%。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1.18%,血瘀体质总有效率为82.35%。3.口服汤药3个月经周期后患者慢性盆腔痛VAS积分、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积分、血清CA125水平及血瘀体质评分都有所降低,且P<0.01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本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盆腔疼痛及临床出现的相关症状,缓解血瘀体质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并降低血清CA125水平,提示本治疗方案对寒凝血瘀型血瘀质EMs慢性盆腔痛患者治疗的效果颇佳。结论:1.少腹逐瘀汤加减可明显缓解寒凝血瘀型血瘀体质EMs所致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症状,表现在VAS积分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减小、生存质量改善、降低血清CA125水平。2.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血瘀体质EMs导致的慢性盆腔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瘀质,降低血瘀体质原始分值及相对应的转化分。3.“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使寒邪得散,瘀血得化,通则不痛,为治疗血瘀体质EMs导致慢性盆腔痛的根本大法。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Meta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评价针灸参与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CBM)和Pub Med数据库中根据特定的文献检索策略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设定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依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同时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提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学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在内的4个中文数据库。此外还有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在内的2个英文数据库。检索期限为建库开始至2020年06月01日前所有已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及体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Chi-PCOSQ)评分的影响,探索不同IR状态的PCOS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为临床有针对性地对PCOS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观察耳穴压籽治疗对超重/肥胖PCOS伴IR患者Chi-PCOSQ评分的作用,并比较不同疗程对PCO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耳穴压籽改善PCOS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临床证据,为耳穴压籽作为一种中医药非
目的:通过对2/100Hz疏密波电针针刺(焦氏)头生殖区治疗原发性痛经止痛效果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探讨电针结合头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探索一种更加高效、止痛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临床方案。方法:全部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院妇科门诊的患者,将60例经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随机数表法)分为30例电针组和30例布洛芬缓释胶囊组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开郁种玉汤治疗肝郁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治疗本病的有效性,为该方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二科门诊就诊经诊断为肝郁型不孕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应用揿针联合开郁种玉汤,具体穴位为:内分泌、肝、皮质下、内生殖器;对照组32例则口服开郁种玉汤。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观察两组患
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式对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为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研究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期刊(VIP)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和Pub med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中检索200 1年0 1月01日至20 20年12月31日有关于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提供思路。方法: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来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佳木斯市中医院妇科门诊,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将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通窍活血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经行头痛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哈南分院妇科门诊,满足气滞血瘀型经行头痛纳入标准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的患者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应用芬必得口服治疗,治疗组联合
目的: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针灸治疗POF的临床疗效。为今后在临床上开展针灸治疗POF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特定的数据库中检索针灸治疗POF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2009年01月至2020年11月,依据制定的纳排标准,运用文献管理软件End Note X8完成此次文献的筛选,提取资料和评价偏倚风险。选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比针灸治疗POF和非针灸治疗POF的临床
目的:通过理冲汤口服配合红藤煎保留灌肠联合治疗由SPID引起的CPP(气虚血瘀型)患者,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临床相关症状的变化以及盆腔超声前后改善情况来评价该种方法在治疗由SPID引起的CPP(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本病提供安全有效、患者接受度高、依从性好的治疗方式。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由SPID引起的CPP(气虚血瘀型)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二联疗法)